衆臣一聽,心中又是一驚,向趙國出兵?一舉滅趙?
可怕,難道從一開始,嬴政便已經做好了向趙國出兵的打算嗎?恐怕,這也是嬴政放過他們的最重要原因。
就算是呂不韋與嫪毐的目的,也隻是先将秦國朝政控制在手裡再說,而嬴政卻和他們二人不同,嬴政的目光,要比他們二人的目光長遠的多了。
直到現在,衆臣才知道嬴政的野心,才真正對嬴政心服口服。
呂不韋與嫪毐,輸的不冤,有如此野心的大王,又豈是呂不韋與嫪毐能夠相比拟的?
嬴政示意李斯起身,不必行如此大禮。其實,他看到李斯并沒有那麼激動的時候,心中也是微微意外。
不過很快他便覺得理所當然。
他封李斯為丞相,的确是因為李斯有這個能力,若李斯沒有這個能力,就算李斯曾經給他很大的幫助,他也不會因此任人唯親。
又做了一番安排,聽着各位大臣的彙報,嬴政不時滿意的點頭,等事情處理的差不多了,嬴政也就宣布退朝。
從朝中離開,衆臣頓時議論紛紛:“李斯此前僅為一名郎官,大王竟破格直接封他為丞相,讓我等何等心服?”
“你不服?不服你便去找大王理論啊?在這裡說有什麼用?剛才,你怎麼一 言不發啊?”
那說不服之人吓的縮了縮腦袋:“找大王理論?我是活的不耐煩了嗎?自呂不韋與嫪毐篡位失敗以來,朝中每天都在流血,這個時候去觸大王的黴頭,不是找死嗎?”
以往他們這些朝臣在背後,都是直議嬴政,現在不知不覺對嬴政用上了大王之稱。
沒有人覺得這不合理。
“不敢說,那就不要在背後說,大王已經說明了自己的意思,日後秦國,注定要統一東方六國。他封李斯為丞相,便說明李斯那個人必有過人之處。難道,你比大王看人還準?”
那人一聲大喝,讓心生不滿的大臣心中一凜,不敢再多說。
其實退朝之後,李斯又再次找到了嬴政。
嬴政不禁問他:“這個時候找我,難道有事要報?或者說,你對丞相一職,有所不滿?”
“大王說笑了,其實臣來見大王,是有一事相報。”李斯的态度異常恭敬,要比其餘大臣對嬴政恭敬的多了。
這是他一直以來的生存之道,無論對誰,都以禮相待,他的這個行為,讓他在朝中,與他作對之人,屈指可數。
“說吧。”
“大王,昨日,宮中的一名巫醫找到我,欲要揭穿那些跟随呂不韋的朝臣,此巫醫與我索要好處,要将自己的兒子送到宮中,做郎官。”
李斯欲言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