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匿了再說。
……
男童的畫像,很快被畫師将其畫出,并交給了一些奸細,帶往了匈奴國。
李牧等了兩天,終究沒有等到前來營救男童之人,心中不免有些失望,不過又過了兩日,他發現男童與郭相雨的關系,卻日漸好了起來。
兩個人在軍中出入,時常成雙入對,郭相雨在其身邊,他便乖巧無比,甚至對李牧的态度,也不似之前那麼壞了,隻不過郭相雨若不在他的身旁,他對李牧,卻是盡顯冷漠,恨不得将之殺之而後快。
“這小子越來越像我,難道有大才之人,都有此脾氣?”李牧心中雖然疑惑,但也沒有和别人将此事說出。
隻是李牧心中暗暗歎息:可惜此男童是匈奴人,而且已經到了記事的年齡。最終,還是要被自己殺掉的。
而郭相雨給李牧的印象,越來越不像是一個中書令帶有官職的人,倒像是一個江湖上會點武力的普通女子,知道李牧不會讓她短時間内回邯鄲城,識趣的假裝自己的傷還沒有好,一直留在此處,又或者說,她喜歡待在邊境。
這幾日來,她雖然沒有和李牧發生什麼,一些手下,也疑惑兩人住在一起這麼長時間了,為什麼不提成親,或者納妾的事,但郭相雨卻已經把一個妻子該做的事情,除了睡覺以外,全部都做了,燒飯,洗衣,替李牧傳話,原本三個人三個體系的情況,如今卻像是夫唱婦随子親,郭相雨也像是在替李牧相夫教子似的。
而李牧雖然知道這些關于他的傳言已經被傳了出去,但也沒有在意,因為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布置兵法,如何最大程度,給予匈奴人最沉重的打擊。
何況,李牧長期居于趙國北境,這裡風俗更為放肆,因此,李牧也不在乎這些流言蜚語。
“将軍,大軍已經集結完畢,随時可動身。”
“好,帶領三千大軍跟随我,其餘大軍,按照之前的計劃出兵!”
當初,趙王隻給了李牧五萬的兵士,經過十多年的練兵,李牧現在手下一共有十五萬左右的趙軍,可見李牧練兵治軍之強之能。
雖然自上次與匈奴東胡兩國主力大戰,李牧損失了一萬左右的兵力,不過這兩年來,又有新的血液加入,所以再次恢複了之前的狀态。
不過,這次出兵,不可能一次全部出動,這匈奴人也學會了狡猾,所以,不得不防。何況,到時若是發動戰争,隻要做到随時調動,便沒有問題。
“我這個中書令的人不回去報信,卻要跟着你們一同去打仗,若是讓大王知道了,恐怕是要重罰于我。”此時郭相雨正騎着馬,跟在李牧的身旁,兩人的馬匹疾速前行,而那名男童,也坐在郭相雨的懷中,見李牧一直忙着盡快布置針對匈奴國的戰争,忽略了她,心中不免有些幽怨。
“郭姑娘,這男童隻願跟着你,若沒有你,着實不好讓其配合,十分感謝你這次相助,若有機會,我必會重謝于你。”李牧聞言一抱拳,他的雙手就算沒有握住缰繩,也能靈活的前行,身體絲毫沒有失去重心的姿态,看起來十分驚奇。
不過他們騎馬之人,已經習慣了馬上戰鬥,就算不握缰繩也能戰鬥,都是常态,郭相雨之所以心中驚奇,隻是她第一次來邊境,很少見到而已。
如果這一點都做不到,還怎麼跟号稱控弦十萬以上的匈奴國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