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趙嘉早已氣急,郭開這分明是強詞奪理,但郭開不等他再次開口,而是抱拳朝向趙王偃道:“還請大王三思而行,廉頗,樂乘,趙括,李牧,難道他們幾人,天生便是名将嗎?其實不然,我們不妨想一想,是名将築就了這一場場的波瀾壯闊的戰争,還是這一場場波瀾壯闊的戰争,成全了這些名将?那燕國,楚國,齊國,韓國,魏國,名将均不如我們,難道便說明我們的名将,天生便是林立的嗎?亦或是說,我趙國恰好處在了戰争的風口上,才催生了如此之多的名将?”
大臣們倒吸一口冷氣,他們沒有想到郭開竟然在趙嘉極為惱怒的情況下,還敢忤逆公子趙嘉的意思。
而且,明眼人一眼就看出,趙嘉的提議是目前來看,最可能行得通的一個結果。
郭開,他這是瘋了!
不過,衆人也不得不感歎,就算郭開腦袋發熱,亂說一氣,可他的理論,也不無道理,這引發了衆人的深思,是名将成就戰争,還是戰争成就名将?
“郭上卿,我且問你,邯鄲和邊境,哪個重要?”趙嘉氣急,衆臣立時看出他已處于惱怒狀态,隻不過不好發作而已。
郭開道:“自然是邯鄲王城重要。”
“很好,你還知道這點,那邊境匈奴,實力大損,如今我們隻需要留下一些普通将領,以及部分兵力,即可牽制住他們,如此一來,将李牧撤回,能出什麼問題?”
“既然你扯出戰争成就名将這一謬論,那我且問你,秦國與我們趙國之戰,秦國同樣慘烈,但為何秦國卻是慘敗,我趙國反而以弱勝強,結果勝之?那王陵,王龁,算不算得是名将?”
衆臣又是一陣吃驚,心中感歎:看來公子趙嘉,也并不是飯桶一個,對郭開的反擊,條理分明,他們自覺對于趙嘉的質問,也無從回答。
“這……總之,還請大王三思,邊境,不可沒有李牧!”果然,郭開如衆人那般預料,無法反駁,隻得對趙王偃深深的一抱拳。
“郭上卿,你說得不無道理,可就算戰争真的能夠催生名将,我趙國也等不起催生了啊。所以,衆愛卿若是沒有異議的話,本王決定,便召回李牧,命他即刻回到邯鄲城!”
衆臣感受到趙王偃的目光,連忙低下腦袋,不再多言,他們對趙嘉的提議并沒有異議,而且明眼人已經看得出來,趙王偃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就已經做出了決定,就算他們再多說,也沒有任何作用,反而在這位新王的面前,會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
趙王偃又對朝中另外一位大臣說道:“中書令。”
“臣在。”
“你派三個機靈聰明的人,前往邊境,将本王的诏書,送到李牧手中。”
“遵旨。”
“有事早報,無事退朝。”事已至此,趙王偃也已無心情繼續讨論,他扶了扶額頭,似乎這幾日操辦父王的事情,讓他接連幾日都沒有休息好。
最終,趙王偃先一步退去,衆臣這才緩緩離去,有人想要趁這個機會,巴結一下公子趙嘉,畢竟,這極有可能是下一任趙王,得到他的好感,對自己,乃至後代,都有不少好處。
隻不過,當他們去尋趙嘉的身影時,卻見公子趙嘉已然快步離去,并沒有給他們留下攀談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