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熬夜對身體不好。”
藥王谷學醫八載,長樂醫師給有的病人把脈抓方時,也跟人家這麼說。
所以她選擇通宵。
眼光光,又是一夜望天荒,周圍安靜得隻比在墳地裡好一點。就是她運氣有點背,堆在案頭的《千金集方》有五千三百首,像符文一樣召喚她,隻覺得眼皮在打架,掐了自己好幾把,也不痛,白掐。
最後不知不覺就睡着了。
“嘶嘶——”
是條黑尾蟒,背腹雲狀斑紋,遊龍般從草中滑過來。
“嘶,嘶——”
蟒蛇頭呈三角,金色豎瞳,倏地弓身,陰恻恻地盯着她。
“來啊!”
她大喝一聲,實際光腳陷進濕泥,頭皮發麻,盡力揮動一根枯枝來驅趕大蛇,防備蛇頭反咬,卻能感覺到幾條冰涼鱗片,慢慢地,爬上她的腳,爬上她的腿。
她用盡全力,撕開粘在身上的衆蛇,掙紮逃竄出這蛇窩,但前路也不會好到哪去,她在跑的時候就已經準備好了,一會兒要踩上一地蜈蚣,一地蠍子,一地蟾蜍。
不想往泥木纏藤的牆上望去,絕對密密麻麻全是壁虎。不會傷人,但總在隐秘之處露出一些尾巴,好像随時會掉下來,碾死會再生。
這裡是她拼盡全力也離不開的地獄。
跑,跑不掉了,她知道一會兒在樹杈上絕對還要出現一堆貓頭鷹,綠油油又瞪着圓眼珠子,故作無辜的歹毒。
這一趟她選擇放棄,幹脆在原地束手就擒。“醒醒吧”,話一說出口就很管用。
慢慢四肢知覺都在恢複,強行清醒,心口衣襟都濕透了,心跳過速,冰涼手掌捏緊被角之處,已是潮汗一片。
她赤腳下床,推開屋門,非要踩在粗糙而冰涼的地磚上,才覺得無比安心。
漆墨黑夜,有當空月亮。真好,距離打盹前居然過了一個時辰。
有那麼一瞬間,她知道自己這一輩子,會永遠年輕,永遠通宵熬鷹。
*
早春,晉國,鶴州。三月初三。
雞鳴前,晨光熹微,濟世堂義診門口人頭攢動,大排長龍。
都是來看病,他們要從領簽台過一遍木簽,每半日隻有六十人能抽中特殊記号的簽子。
有路過老百姓,身體健康,無病無災,不禁感歎一句:這年頭,看個病還要搖号,什麼破爛世道。
老百姓抓住了解内情的人一問:啊?免費看病啊。
再是氣色紅潤,也要回顧全身,看看有沒有什麼食欲不振、狐臭腳臭、口腔潰瘍,心道:去開點免費藥試試。
這種人一去排号,就有專人迎接。
“你缺不缺德嘛?看下那邊過了登記的,哪個不是缺胳膊少腿肺痨等死,搶人家生路,不要臉!”
“呸!快爬。”
因而,搖中之人基本都有大病,但喜不自勝,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有這根簽就等于痊愈似的。
距離藥王谷的醫師們正式開診約莫還要一刻鐘。
作為同樣生活在鶴州的士族、商戶、佃戶、乞丐,他們全都有幸能在濟世堂門前排成一條龍,這是他們一生難得的平等。一起聽門外那些踢毽子的小孩子唱那首晉國人人皆知的歌謠:
“桃兒紅,柳兒青,藥王妙手父母心。神農嘗百草,軒轅寫帝經,藥王康澤越古今。藥方了不起,應效料如神,懸壺行醫無欲求,為人治病不收銀。”
不收銀啊不收銀。
由于那濟世堂的正門口實在熱鬧,有商販趁機雲集,支起各類小物攤,生意最好的是一處話本攤,有位年輕小哥在叫賣。
鶴州人幾乎都認識他,有人向他打招呼:“管心心,你又在這裡賣書啊。”
“是啊,最近新出的甜文,保證跟緊時事,來一本嗎?”
這人使了個眼色,意指濟世堂,來人挑選了其中一本,對着那封皮,念了出來。
“晉江書局,首發?”
“是呀,我賣的都是晉江書局首發,認準這印,可不要買錯了盜版。”
見來人還有些遲疑,管心心又道:“這本書的小文客在我家賣了二十年身契呢,我看資質很是聰穎,你來一本,萬一以後噪名了,這可就是絕版孤本!”
“唉,不容易。那來一本吧,支持正版!”
……
濟世堂内,有兩位上了年紀的病友攀談起來,都是一水兒地道的鶴州口音:
“哥哥诶,看你精神好噶,你也有病?”
“哎呀,我咯眼睛有毛病哦!早幾年不曉得愛惜,歡喜點盞油燈,窩在被裡看小說。現在倒好,看東西模模糊糊,還發澀作痛。尋了幾多郎中,哪個治得好哦?這兩日碰巧遇到義診,還搶着個号子,真個走狗屎運哦!老弟你年紀輕輕,又是來看啥毛病?”
“哎呀,小說!我也歡喜看!就是恨死那些盜版販子缺德帶冒煙,排版稀爛,紙頭黴得灰不溜秋。害人不淺咯,就算偷偷摸摸印來賣,也要保證質量噻。”
這位老伯又挽起袖口,露出肘部已經血肉潰爛的瘍處:
“我是外傷。上月一覺困醒突然腫個大包包!尋郎中看說是毒蟲子咬恰。這幾日在藥店開了幾多藥,點效都冒得。半個月前越發腫得發亮,痛得鑽心,癢得抓爛!恨不得拿刀挖了,撇脫……本來要去藥王谷碰恰運氣,恰好在屋門口碰到義診。先拿兩副不要錢的藥試試看,看藥王谷的招牌是不是吹牛皮嘞?”
“哦,老藥王活到一百多歲,走了好多年噶!聽說現在都是他的徒孫子在看哩,雖說都是細伢子,不過你這小傷口,保證三貼藥下去就收口!”
這位老伯已經年邁眼花,直至徹底看清楚對方潰爛的傷口時,才忍着作嘔的反應驚呼道:“老弟,這邊是五官科,你治外傷,排錯隊了。”
外傷老伯擡頭一看,方才注意到每間屋門口懸挂的布旗,驚道:“沃日!”
濟世堂前院共有六間木房坐落排開,按藥王谷醫科設有分診。
老藥王生平最精于内科,其次又設有急症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排在院門最末尾的一間則是藥房。
辛夷——藥王谷首席大師兄,晉國第一背鍋人。
他聽着喧鬧的交談,邁着健穩的步伐,越過重重患者,先一腳踏進第一間。
端坐桌前的少女,不着環佩,隻着一件修短合度的青衫,素淨清爽。
她輕紗遮容,淺露雙眼,清冷慵意地瞧着桌上,瞳色散漫,心思似在神遊。針書墊枕筆藥囊齊備,卷紙攤開,行醫診錄上蠅頭小字,寫了約有數十行。
“想來師妹今日已早到很久了。”
話是這麼說,辛夷眼皮兒一皺心裡就在罵:先人闆闆兒又穿得薄飛飛的,在一群裹厚大衣的人堆堆頭不覺得打眼邁!
他順手取來内間的絨氅,仔仔細細披在了她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