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瑾玉帶着楚霏上了這家酒樓的二樓,一眼就看到在一個雅間前等着的鎮北王府的護衛,因着在燕北歸身邊見過多次,他自然就記住了。
那護衛恭敬引了他們進去,兩人就看到燕北歸坐在桌邊,正含笑朝他們看來。
“北歸兄,你這是……在等着上菜?還是已經吃完了啊?”宋瑾玉打量一下桌上放着的茶點。
“我家世子尚在等着呢,這樓上樓下如此多的人,且得好一陣子才能送來。”護衛笑着道,“宋世子和郡主想吃點什麼?您二位再加幾道?”
這意思是,反正也沒送來,再加些菜一并等着便是了。
燕北歸就笑:“這話很是,我隻要了四道菜,不加的話怕是份量不夠啊!”
“加,當然得加 ,我們這後面還有兩個丫頭和車夫、小厮呢!”宋瑾玉并不跟他客氣,坐在桌邊要了菜單來看。
“不知世子先前點的是哪四道菜?”楚霏屈膝行禮後也坐在了桌邊。
燕北歸聽到她說話,才将目光轉向她,極為客氣地颔首一禮,張口報了四道菜的名字。
楚霏有點意外地擡眼,繼而又轉開視線,隻看向旁邊的宋瑾玉。
宋瑾玉和她一樣感到意外:“我還以為你在北疆長大,應是那邊的口味呢,往常一同吃飯時,也沒見你喜歡祁都這邊稍顯清淡的味道啊!”
燕北歸抿唇笑了:“換換口味也不錯,且我現在飲食被太醫管着,哪能随心所欲啊!”
“說的也是,吃清淡些對身子好。”宋瑾玉表示理解,埋頭去看菜單了。
楚霏抿着燕北歸的護衛給倒得茶,心道:這可真是巧了,難得這位世子想換換口味,其中兩道就是原身愛吃的菜。
她自己對食物是沒什麼偏好的,但原身有,平日裡吃到喜歡的菜和點心,總會共情給她歡喜、高興的情緒,所以,她便也依着原身的喜好吃東西了。
很快,宋瑾玉加好了菜,不止要了他們吃的,連平安、如意他們的都要了,這些伺候的人自然不會和他們同桌吃飯,不過,等做好了大可用食盒裝了去外面吃。
護衛拿着新加的菜單去找小二了。
約莫半個時辰過一些,他們點的菜陸續被送了進來。宋瑾玉兄妹一看這速度便心裡有數,知道定是燕北歸早有交代,讓護衛給酒樓加了銀子,否則憑着這樓上樓下坐得滿滿的人,怎麼都不可能這麼快就上菜的。
兄妹倆不禁對燕北歸的印象更好了些,還給他多加了個“行事周到”的評價。
三人同桌用飯,都是王侯之家自幼教養長大的,在外時一律貫徹了“食不言”的規矩,所以,這頓飯吃得寂然無聲。
待飯後捧了消食茶,他們才繼續聊天說話。
之前等着上菜時,燕北歸和宋瑾玉聊的是各自在邊疆的見聞,前者說鎮北王封地,後者說西陲,倒是相談甚歡。
此時再開口,說的就是今日的七夕節了。
“北歸兄今日怎會出門?也來過七夕嗎?可是約了誰家閨秀?”宋瑾玉帶着點打趣意味地問,“我可是知道的,你平日裡最是深居簡出,非必要甚少出門的!”
“隻是想看看祁都的七夕和北地有何差别,出來了才發現人這麼多。”燕北歸低頭看自己的腿,歎了一聲,“我這樣……自是無法再逛,便早早來了這裡,想着臨窗而望也不算白來了。”
宋瑾玉聞言暗歎,心裡未嘗不替他感到惋惜,但面上卻露出懊悔之色,語氣誇張道:“還好你沒去,我們這一路來連衣衫都被擠壞了,早知如此,就不出城了!”
楚霏看到他過于明顯的表情,就知道是在變着法地安慰這位世子,便附和地點點頭:“确實太擠了,險些都走散了!”
“郡主身邊不曾帶着人嗎?”燕北歸忽地問道。
楚霏迎上他的目光,就發現這位世子眼中似有幾分關切和擔憂,可不知為何,她又敏銳地覺得他在掩飾這點情緒。
“哪能不帶人呐,她這麼小小,擠在人堆裡都看不見,我讓跟着的兩個丫頭一左一右緊緊拉着她呢,不然要是真擠丢了,我怎麼有臉回去?”宋瑾玉回道。
“人潮擁擠,小心些是對的。”燕北歸聽此才安心。
他不禁想到了上輩子,縱然長公主府遭遇了變故,可也不至于門戶松散到能弄丢一直如珠如玉精心養大的郡主,隻是時過境遷,後來他再查的時候,根本沒能查明她流落民間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