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宮宴我也指給你看了,你瞧瞧那身量,郡主都十歲了,可瞧着還像個幼童,焉知這好轉究竟有幾分?你啊,且多叮囑幾分,千萬讓下人們仔細伺候着!”姜氏并不怎麼相信這“好轉”的程度,她這些年去長公主府拜見時,也見過那麼幾次,但幾乎次次都隻能在床前看到昏睡的小郡主,所以,對于這孩子從未來過國公府,她是十分理解的,也不會覺得有何不妥。
“是,我會多叮囑幾遍,母親放心。”盧氏認真應了。
辰時正,長公主府的車駕緩緩行至護國公府門口,一直守着大門的下人趕忙打開中門,并指了一人去府中通報。
宋恒扶了文瑾下車,又抱了楚霏下來,宋瑾玉騎馬來的,此時也下了馬。一家人都是家常打扮,俨然一副歸家之态。
其實要不是有文瑾,國公府連中門都不必開,隻走側門就行了。
“走吧,大嫂肯定早等着了。”宋恒看了下時辰,又道,“先去見過大嫂吧,過上小半個時辰再去給父親請安,此時他怕是還未起身。”
“許久未見大嫂了,還真有些想念。”文瑾笑着回道。
一家人擡腳進門,跟着他們的侍從侍女則忙着将取用的物品拿上。
“祖父……還未起身?”楚霏詢問地看向牽着她的宋瑾玉。
見妹妹這表情,他忍不住笑了,悄聲道:“祖父一向愛睡懶覺。”
楚霏:“……”護國公居然是這樣的國公爺?
她還從沒見過睡懶覺到辰時末的人呢,哪怕是公主娘親,也是天未亮就起身了,偶爾遲些,可頂多遲上一刻半刻的,還從未遲到這個時辰。
一路走至三進院門,就見一略顯豐潤的夫人帶着丫頭站在那裡,瑩白的面上笑盈盈的,此時前迎幾步屈膝行禮:“臣婦見過殿下,殿下金安。”
還未等她行全禮,文瑾忙上前扶住了她,嗔怪道:“久未見大嫂,怎生得如此客氣了?可是生分了?”
“禮不可廢,殿下當知臣婦家教如此。”姜氏哪會真的讓她扶起,順着力道就起了身,這一擡頭就不是方才那般規矩端莊的樣子了,親熱地挽了文瑾,“殿下近來可好?我瞧着臉色比上次見時好了許多呢!”
“大嫂。”宋恒拱手一禮。
“大伯母金安。”宋瑾玉帶着楚霏一起行禮。
“好,都好。”姜氏颔首回禮,她是長嫂,倒是不必鄭重還禮,此時也不是什麼正經場合,故而随意些便好。
“元元康健了,我自然是處處妥帖了。”文瑾笑道。
“正是呢,兒女都是當娘的心頭寶,隻要兒女安好,當娘的自然就好了。”姜氏附和稱是,接着看向楚霏,眸光溫和慈愛,她蹲身與孩子視線齊平,“四姐兒,我是大伯母,是你爹爹大哥的妻子。”
“我知道大伯母的,聽爹爹、娘親和哥哥說過,他們都說大伯母最是和善可親了。”楚霏近前一步,拉了姜氏示意她起來,“大伯母這般會難受的,您低頭看着我就好。”
“四姐兒好生貼心啊!”姜氏看那小手細弱的,哪敢讓她受力啊,趕忙站直了,順手從腰間摘下早就備好的荷包遞給她,“這個拿去玩吧,也不知你喜歡什麼,就選了如今時興的,可别嫌棄!”
“謝謝大伯母。”楚霏乖巧接了,又退到宋瑾玉旁邊。
“我們進去吧,家裡的小子丫頭們都等着四姐兒呢,昨日裡就來問了幾回了,今兒一早又來問了,這不,我指了謙哥兒媳婦支應着,不然且還被他們絆着呢!”姜氏一副“好不容易躲出來”的神情,幾句話就表現出了所有人對楚霏的期盼。
文瑾和宋恒笑意立馬深了,沒有什麼比知道自家孩子備受歡迎更高興的事了。宋瑾玉明知大伯母是誇張了,但對此也很受用,畢竟自家妹妹頭次來國公府,受人歡迎總比被冷待得好。
而楚霏本人,則默默在心裡捋着關系,知道這個“謙哥兒”是指大堂哥,“謙哥兒媳婦”是指大堂嫂,大堂嫂出自安陽盧氏,這可是個出了很多文豪的大家族,與大伯母所出的蕪州姜氏,都是多出大儒文豪的書香名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