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是定了親的男女,但當着衆人的面就這麼直白說相配,别說曹勇和春兒,就連一貫嘴上伶俐得有些油滑高義都聽得紅了臉。
隻有有家有室的何奎聽了這話嘿嘿一笑,不覺得有什麼。
飲食男女是自然,招贅入贅的親事本就不比尋常,要是一個端着一個抻着,這日子恐怕就過不好了。
何奎心裡不免替裴元犯嘀咕,面上卻半點不曾顯露。幫着裴元把食盒裡準備的吃食拿出來,還分心琢磨,等過幾日把家裡老婆孩子帶上,也來這兒踏踏青。
在外面吃飯,準備的都是些涼了也能吃,不髒手不水哒哒的東西。
小菜和肉都是提前切成絲裹在卷餅裡,用荷葉包裹的青團胖乎乎圓滾滾的。
從中間一分為二的燒餅裡夾的是醬過的肉,切碎了夾在燒餅裡,油脂浸透燒餅,雖冷了但聞上去還是香,打開油紙包一看,就更香了。
再有便是用油紙層層包裹的熏魚和提前放進酒壇子裡的蜜水,“出來踏青不喝酒,喝多了我沒法跟大姑娘家裡交代。”
雲客來也替客人做踏青之日方便攜帶的食物,大多是油團麻團糯米糕之類的東西,卷餅燒餅這一類吃的,還是北方吃得更多些。
“夠了夠了,盡夠了。”平時不常吃,這會兒見了哪個都想吃,“今天不需酒也足夠盡興,再添了酒反而太過了。”
謝九九笑着拿起已經卷好的餅分給幾人,又示意何奎和曹勇高義千萬别在自己跟前客氣餓了肚子,這才又拿過一個卷餅從中間分開,跟春兒一人一半。
焯過水的菜絲和肉絲清脆爽口,攤得薄薄的餅皮吃在嘴裡又有嚼勁,在配上辣口的醬料,三兩口一個正正好,更像是開胃前菜。
吃完了,正好接過裴元遞到自己的手邊的燒餅,一口咬下去才發現醬肉裡還加了一個切得碎碎的茶葉蛋,口感層次就更豐富了。
“我家裡出門能用上的容器少,要不然今天應該再做上些餃子,拿油辣子和香醋一拌,特别好吃。”
“北方這個時節也要吃餃子嗎。”
謝九九還以為北方隻有過年才吃餃子,沒想到這春天踏青也要吃餃子?
“那倒不是,隻不過我做餃子比做餅更拿手。”裴元看着謝九九大口大口吃餅,心中不知為何就是很暢快,“下次吧,下次我給你做。”
“北方的吃食我家都不在行,雲客來裡的師傅做面食也不多,倒是你家以前應該做得多吃得也多,以後想吃了,怕是真就隻能麻煩咱們裴郎君親自下廚。”
裴家世代都在府城,說裴元熟悉北地習俗自然不是說的裴家,而是說的關氏。謝九九現在說這些,自然也不是真的無意提及。
裴元聞言手頓了一瞬,随即放下手裡的青團,連帶着背脊都挺直了些。
“之前我沒有主動提及我娘,是因為我被過繼出來,從禮法上論我娘都不算是我的娘,不好把大姑娘和謝家牽扯進來。”
“關姨娘如何安置,不在你我親事的考量之内。這個道理我懂,郎君不提我亦不問。”
但那是禮法,可禮法之外還有人情。關氏是生裴元的母親,隻這一點便是裴元再過繼八次也改不了的事實。讓他不管?那是違背了人性。他要是真不管,謝九九反而該害怕了。
“姨娘到底是郎君的親娘,你我成親以後還是該去一趟府城,郎君說呢。”
去府城可以不去裴家,裴元現在是裴雨伯家的嗣子是謝家的姑爺,唯獨跟裴家三爺沒關系了。
但不能不去關氏那裡,以後裴元是要在家裡過日子的,要跟娘和弟弟妹妹們日夜相對,自己得先把對關氏态度擺正,他在才能對家裡人更好。
如此你好我好大家才好,才是相處之道。
裴元擡頭去看謝九九,嬌憨靈動的面容下,是眸中藏不住的狡黠與清明。
隻這一問,裴元便知謝九九是什麼意思。她是借機在點自己,這事現在得瞞着,要不然怕婚事生變故。但這事不能一直瞞着,老瞞着以後就得落埋怨。
“大姑娘說得是,到時候我娘見我帶你回去,一定會很歡喜。”
裴元是聰明人,一點就通。見他知道該怎麼做,謝九九不再多說,徹底把這事放到一旁,盡情享受春日山澗的氣息,和裴元的手藝。
其餘幾人除了春兒,完全沒聽出來兩人話裡有話。曹勇更是笑得見牙不見眼的,以後的少奶奶肯去看姨娘,天大的好事呢。
事情走上正軌,時間也變得快起來。本以為成親還要等很久,誰知成親的正日子轉眼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