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鎮國公府沈詩奕求見。”
“讓他進來。”楊緒應道。
“是”差役應道,便急忙出去傳喚了,不一會兒便領着沈詩奕走了進來。
“聽聞大理寺如今正缺人口,在下前來或許能幫上一二。”沈詩奕對着楊緒說道。
“你來的正好,陛下之前便傳喚你協助大理寺調查益州備屠一事,如今又出現兩件不得了的大事,若是有你助力,那定是好的。”楊緒說道便把手中的人員審訊名單遞給了沈詩奕。
“你看看,這些人,有何問題?”
沈詩奕接過後,便翻了幾頁仔細看了看道。“這些人大多數要麼是流民,要麼是異族人,她們在此處看起來不像是用錢賄賂,倒像是有人故意把這些人放進來。”
“如何說?”
沈詩奕放下書道。“我懷疑健康都城裡面藏有敵國細作,或許就藏匿于前朝官員之中,亦或者在皇宮之中。”
“若是前朝官員,調查戶籍背景即可,就算是後宮嫔妃,若是仔細排查,也能找到這端倪之處,我怕的是…”說到此處沈詩奕停頓了一順。
“我怕的,若是這通敵叛國之人,與皇族扯上關系,那便不好處置了。”
楊緒也想到了這一層,這番局面是誰都不樂意見到的。
“那你懷疑何人?”楊緒問道。
“在下不好斷言,但陛下子嗣極少,恐怕也隻有翊王殿下和睿王殿下有着這方面的嫌疑了。”沈詩奕說到此處放低了聲音。
“這……”楊緒皺眉的看向沈詩奕。
“這翊王殿下恐怕不是陛下的親生骨肉,若是翊王有意報這弑母之仇,又為何不能當這通敵叛國的奸細?”沈詩奕再次開口道。
“當然,楊大人,這隻是我個人的猜測,算不得數,如今陛下護着翊王,我等又如何那輕易懷疑?楊大人就當做是在下胡說的,眼下這番狀況,我等還是不要引火燒身的好。”
楊緒看向沈詩奕點了點頭。
“此時我自有定奪,待查明之後,再行商讨也不為過。”
“自然該如此。”沈詩奕說到便側身看向另一側桌上的檔案。
“這些便是戶部官員的備案吧?”
楊緒點了點頭道。“全部都在這了。”
“我可否能看看。”沈詩奕尋問道。
“當然,陛下命你協助我查案,那大理寺的一切檔案,你都有查看的權利。”楊靜平靜道。
沈詩奕勾唇一笑道。“那便多謝大理寺卿了。”
說道便上前翻看了這些備案。
戶部官員人數尚多,約莫一個時辰過去,沈詩奕才看完一半。
“大人,太子殿下帶着陛下的聖旨來了。”差異焦急的跑了進來。
“快,我們先出去領旨。”楊緒說到。
沈詩奕便放下手中的備案,随着向外走去。
走到大理寺門外,太子和一衆侍從早已站在此地等待。
“微臣拜見太子殿下。”二人紛紛下跪叩拜。
“父皇派我前來為大理寺卿傳一則旨意。”太子說到便拿出了手中早已準備好的聖旨。
“奉天承芸,皇帝召約,今接連幾樁大事,令百姓惶恐,士族不滿,對朕怨恨深重,為促進案件審理進程,特此派督察司參與大理寺審理此次案情,刑部配合處置此處涉及到的官員,特此望大理寺早已查出真相,昭告天下。欽此。”
“微臣領旨,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楊緒接過聖旨道。
“楊大人,起來吧。”太子開口道。
“是。”
“孤此次前來除了傳答父皇的旨意,還有一事需要楊大人查明。”太子說到便從懷中拿出一枚箭刃。
“此乃我于廣平橋尋到的一枚箭刃,我猜此箭刃或許是刺客留下,便派人去查了這箭刃的來頭出處。”
“殿下查到什麼?”楊緒急忙問道。
“這枚箭刃出自益州,益州本就是絕佳的武器制造地,但大人也應該知道,益州早已被屠盡,那這抹箭刃又是從何處來的?我想這益州被屠之事背後之人絕不簡單,益州被屠恐怕早有預謀,甚至早已出現了叛黨。”太子分析道。
“那殿下想讓微臣如何做?”楊緒問道。
“孤派人清查過益州的死亡名單,城主乃至百姓,卻少了兩人。其中一人便是益州城的副城主,王禽,另外一人乃是益州城主白若華的的獨子白煦年。”太子繼續道。
“孤派出的探子今日回報,這王禽最後的行迹便是出現在健康,我要你大理寺徹底勘察整座都城的每個角落,把王禽給我揪出來。此人與此事事關重大,必須活捉。”
“那白煦年如何處置?”楊緒問道。
“此人由孤自行尋找。”
“是,在下遵命。”楊緒心裡一驚,立即回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