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百官在那頭巨蟒的注視下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這攝政王今日是怎麼了?前些日子拎個火爐上來烤地瓜土豆。後來陛下讓鄭總管又去請了幾次,都無濟于事。可謂是無事不登三寶殿今日卻一早就站在這裡,難不成又有什麼重要的事情要發生?】
【沈淮書你又是抽的哪門一瘋,在府上睡覺不好嘛!弄得我都不敢上奏了。你要是想上朝也不是不可以。能不能有個預兆,好讓我提前稱個病。這早朝也太壓抑了】
不是,是我非要來上早朝的嗎?我難道不想好好地睡個懶覺?我一點都不想來好嘛!
沈淮書垂着眼簾,在他人看來或許有些高深莫測,在他自己這裡卻是困得直打瞌睡。
昨晚沐浴完他便回了寝殿,上床蓋被一氣呵成一動不動。親了人以後隻感覺自己頭皮發麻,全身似一團火般徐徐燃燒着。好不容易挨到後半夜才沉沉地睡過去。
今早天氣還未亮卻被小皇帝連哄帶騙地拽到了金銮殿。聽着這些人在一旁“嗡嗡嗡嗡”的。都夢回到了現代,就仿佛有老師在講台上講天文一般。越聽越困,都快睡着了。
那大臣見沈淮書沒什麼反應,便又繼續起奏,龍椅上的小皇帝面色越來越陰郁,最後文武百官面面相觑,誰也未敢發言。
不知是過了多久,沈淮書突聽有人叫他一聲:“淮書”
他緩緩地擡了眼,就見小皇帝端坐在龍椅上,一臉認真地看着他道:“淮書可有什麼方法能解百姓危機”
解百姓危機?沈淮書一時沒反應過來。他記得自己是奸臣來着。怎麼治國治民的事情又問他?
“這個嘛……”沈淮書支起耳朵,去聽一旁的心聲。
因為他壓根就不知道小皇帝問的是什麼。
【聽說這個逆臣昨日留宿在了陛下的寝宮,他不會是對陛下做了什麼吧!陛下已經快到而立之年。這個逆臣不除去一日,陛下的後宮便會空虛一日。他這般對陛下,簡直是目無王法,罪不容誅】
陛下的後宮空不空虛跟我有毛關系?我對他無禮?奧,要說無禮,昨天晚上好像還真有點無禮。
【攝政王他連續幾日都未上早朝,今日卻突然站在這裡,他究竟有什麼目的?】
說了多少遍,我隻想去賣我的臭豆腐,一點也不想站在這裡。話說,你們能不能說點有用的。
【陛下怎麼還問他的意見,他不禍害百姓,殘害忠良,我們就已經是謝天謝地了】
這事我也很想知道。
【雖說前些日子陛下已派去了赈災糧,為百姓解決了溫飽問題。各地幹旱問題也得到了緩解,百姓重新種上了糧食,以後還有高産量糧食有備無患。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誰又能想到兩日前各地區竟鬧起了蝗災,即便是昨日下的雨水也未能阻擋它們對農作物的侵蝕】
蝗災?他們剛剛讨論的莫不是怎麼滅蝗。
陰暗潮濕的環境不利于蝗蟲繁衍,但剛剛幹旱的土地卻大大地加快了它們繁殖的生長速度。而連日來的幹旱豈非一場稀稀疏疏的小雨能夠改變的。
也就是說以後的幾日若無雨的話,蝗蟲必然更加泛濫。這樣的話即便是種上高産糧食也等不到收成。
所以小皇帝今日要他來,就是想要死馬當活馬醫。問問他的意見?
見他不答,小皇帝抿了抿嘴道:“朕已經讓各地官員用了很多方法。比如壕塹掩埋、挖溝水淹、篝火誘殺、對蟲卵下藥。卻依舊無濟于事。若再這般下去,蝗蟲轉移過的地區百姓便會顆粒無收。很快就會流民四起。邊關本就不穩。敵國若趁此機會來犯,我朝糧草不足,很難禦敵。”
【是啊!民以食為天,我朝國庫空虛,能救得了一次災民恐難再救第二次。】
【這敵國若是來犯,料是他沈淮書是殺神,從無敗績,也很難預測我大盛今後的國運】
【我們都用了這麼多法子,都無濟于事。沈淮書他一個莽夫,能有什麼方法】
【如今這麼多災難,不會是他沈淮書帶來的吧!天降懲罰,怎麼不罰到他的頭上。陛下還留着他做什麼。不趁早除去他,他指不定什麼時候又掀起風浪來】
沈淮書默默地翻了個白眼,總結下來不就是國家窮。但他不相信各地官員也窮。他不相信這麼大的國家打仗真的打不起,救災真的救不起。
你們這些在座的官員應該好好地照照鏡子看看自己,有幾個不是膘肥體壯,油光滿面的。一個個的都能裝下兩個小皇帝了。
所以小皇帝你是掌控了朝堂,清除了攝政王的人。但這些見風使舵的人不光吃得好,腦袋都生鏽了。你就不打算好好地整頓一下?然後再重新重用些人才。
“也不是沒有别的方法”理了理衣袖,沈淮書抿嘴笑了。但他接下來說的話卻讓文武百官震驚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