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清穿+紅樓]乾隆他額娘是錦鯉精 > 第16章 Chapter 016

第16章 Chapter 016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林黛玉愕然,好半晌才回過神。

“大師的意思是指...”林黛玉手中攥着手絹,神情不安的說:“我會有災禍。”

“女菩薩還請寬心。”方丈雙手合十,道了一句‘阿彌陀佛’。“這支簽的簽語,老衲已經說過,是指未來女菩薩會面臨一些災禍,意在提醒。如果女菩薩信,不妨現在就做安排。”

仔細想想,其實林黛玉的一生,算是對上了簽文。從她踏足榮國府,以表姑娘的身份寄人籬下,就踏上了災禍的開端。

後續發展,也如簽文那般,災禍臨頭卻毫無準備,最終隻能認命落得淚盡而亡的下場。

至于方丈口中的‘準備’,嚴格來講,各方面的準備都算。其實林黛玉求的簽,算是劇透,端看林黛玉本人怎麼理解了。

不過錦語瞧着林黛玉好像理解了方丈的意思,珉緊唇瓣沉思許久,方才點頭,說了一句:“謝謝大師解簽。”

“女菩薩客氣。”

方丈雙手合十,又道了一句阿彌陀佛。

林黛玉轉而恢複平靜,走到錦語的跟前。

錦語扯扯彭氏的衣袖,神情懇切的喚了一聲額娘。

彭氏瞄了錦語一眼,倒是招呼林黛玉一會兒挨着自己坐,并且還小聲說起,本不該林黛玉知曉的一些事兒。

錦語:“......”

不就是黛玉妹妹多了一位繼母,出生還比生母高嘛,有必要這樣遮遮掩掩,斟酌又斟酌?

錦語搞不懂大人的思維,反正她很少動她那顆聰明的腦袋瓜子。隻要保證輕微晃動,裡面搖晃的不是水就一點問題也沒有。

想不太明白的事兒,放下不想。

錦語轉而認真聽彭氏和林黛玉之間的交談。

彭氏将林黛玉當成晚輩看待。

有錦語的關系,更有彭氏和鈕钴祿·烏蘭珠其實還算熟悉的緣故。倒不是說彭氏與鈕钴祿·烏蘭珠是手帕交。

而是當初選秀的時候,17歲的彭氏和14歲的鈕钴祿·烏蘭珠住一個房間。當然,當時住一塊兒的不止彭氏以及鈕钴祿·烏蘭珠,不過就她們倆處得相對好點。

之後彭氏被撂牌子歸家待嫁,14歲的鈕钴祿·烏蘭珠則被留了牌子,在第二次選秀的時候,卻被撂了牌子,嫁給一位姓赫舍裡的八旗子弟。

婚後呢,彭氏嫁給淩柱,旁的不說,淩柱隻是鈕钴祿氏的偏支,和主枝的誰都能扯上關系,但較真起來,那關系又挺遠。

不過夫妻恩愛,很少紅臉。

鈕钴祿·烏蘭珠呢,她的生父是法喀,是孝昭仁皇後的弟弟,現如今鈕钴祿(溫僖)貴妃的二哥,生母則是赫舍裡氏,赫舍裡·噶布喇之女......

說起來她的兩位姑姑,一位是皇後,一位則是貴妃。外公呢,又是康熙的元後,仁孝皇後赫舍裡氏的父親。

娘家出了皇後,外家又出了元後,如此出身,怎麼不足以傲視群雄。

隻是一方面美滿,總會在其他地方找補回來。鈕钴祿·烏蘭珠嫁給了在法喀手下的人才,丈夫又姓赫舍裡氏,夫家自然處處捧着她......

要說夫妻相處,鈕钴祿·烏蘭珠倒也沒有受氣,隻是到底不如淩柱和彭氏那般......

最主要的原因,彭氏知曉後仔細想了想,大概和鈕钴祿·烏蘭珠嫁給那人後,隻生了一個兒子,那人通房侍妾卻個個有崽兒還身體健壯有關。

如今那人死了,鈕钴祿·烏蘭珠也沒有為丈夫守一輩子寡的想法。即便她有,她娘家也不允許。

這不,等為夫守孝滿了半年後,鈕钴祿·烏蘭珠就帶着現年不過10來歲的兒子,回到娘家居住。

嚴格來講,林如海算是鈕钴祿·烏蘭珠和她娘一并兒看上的。誰讓就那麼恰巧,她死了丈夫,而林如海死了妻子。

再者更加現實的是,林如海隻有一個女兒,對于很多人家來說,其實喪母的女兒,對繼母構不成危險,隻要養大嫁出去就成。而且繼女嫁好了,本身也會給異母同父的兄弟帶來好處。

鈕钴祿·烏蘭珠不止可以帶着兒子嫁給林如海,甚至還有機會再生。從方方面面來講,林如海是衆多二婚夫婿人選中,最适合鈕钴祿·烏蘭珠的。

至于為什麼要通過溫僖貴妃,問康熙要聖旨賜婚,除了這樣更有面子外,也怕和賈敏伉俪情深的林如海犯渾,所以聖旨賜婚再好不過。

如今彭氏和林黛玉說的,和鈕钴祿·烏蘭珠這個人有一定的關系。彭氏也算稍微有點兒私心,這才開這個口,讓林黛玉對未來的繼母,有印象更有認知。

畢竟如今林黛玉還小呢,鈕钴祿·烏蘭珠嫁給林如海後,林黛玉必然要歸鈕钴祿·烏蘭珠教養。

如果能提前對繼母有所了解的話,依着林黛玉的蕙質蘭心,日子自然不難過。

何況她生的閨女,錦語估計也會幫着點的。彭氏也就樂意做順水人情,在鈕钴祿·烏蘭珠沒有嫁給林如海之前,看顧林黛玉一二。

這些彎彎繞繞,原諒現在的錦語還小,并不懂得。

錦語很高興彭氏對林黛玉的善意,很是樂呵呵的道:“額娘說得及是,榮國公夫人如今老了,做事哪能那麼周全,估計是忘了一些規矩,不過沒事兒,誰讓黛玉妹妹還在守孝呢。”

“林家在京城也是有私産的,索性就和額娘說的那樣,搬去林家在京郊的莊子,如此也好過黛玉妹妹‘無知無覺’的沖撞了榮國府的長輩。”

彭氏斜瞄一眼女兒。

“你啊,别起哄。”話頭一轉,對着林黛玉卻又是語重心長的道:“雖說魚魚的話糙,但在理。榮國府如何其實我們作為外人不好評價,隻能說那不是好人家女兒該待的地方。”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