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每天早晨醒來,孩子母親在打開手機的刹那,她會突然心慌。
為什麼會心慌,頓住想了想,不是怕那些惡意和嘲諷的留言,而是怕鋪天蓋地的否定,更準确的詞可能是怕孤立,是那種大家都不喜歡你,都覺得你有問題的孤立,是那種孤身一人時被群起而攻之的孤立。
頭一次窺探到了網絡上語言暴力的威力,天天都有一群人在網上指責你,嘲諷你,否定你。你說的話被曲解、你做的事被否定,打開手機就是滿屏的惡意。他們說你的模樣惡心,你的舉止輕浮,你的着裝性感,你的動機邪惡。你說錯一句話會被反複提及,你想解釋卻被當做新的證據。
孩子母親害怕了,隔了一張屏幕,人人面目模糊,人人手握刺刀。
有些惡意來勢洶洶,毫不掩飾;有些惡意漫不經心,話裡藏刀;有些惡意無緣無故,故意扭曲;有些惡意陰陽怪氣,冷嘲熱諷。
孩子母親不明白,為什麼她會受到種種質問?為什麼人人來诋毀她,指責她?隻因為孩子死了,她想要個說法?
互聯網時代人人都能發表意見,人人都可能被惡意和诋毀。
多少人在現實中溫和有禮,在網上卻鋒芒畢露。
宏觀來看,人類自以為是萬物的尺度。在社會中,人往往以自身為标準去衡量他人。
單看衡量也沒什麼,可怕的是,衡量完了還喜歡用自己的标準去要求你。更可怕的是,一旦你的行為和意見不一樣,他們就會憤怒,一群群的擁趸蜂擁而至,一定要從各個角度擊破你。
這個時代,不僅有路怒症,還有網怒症,隔着屏幕,朝别人發洩變更容易。人們自身缺點無數,卻見不得别人有一絲絲的瑕疵,總對别人太嚴格,對自己太縱容。
你的觀點和想法都是過去閱曆的集合,你的反應和措辭都是當下情緒的即時反饋,每個說話的人都不會認為自己有問題。人生的悲歡各不相通,境遇不同,遭遇不同,人們無法感受超出自身之外的經曆,無法理解或者說也不願意多去理解别人一點。
孩子母親覺得自己站在一座孤島上,沒有人聽見她的痛苦,她的膽怯。連自己的親人都不能站在自己這邊,孩子母親真的一腔悲憤無處傾訴。
如果說外人的諷刺是傷害,那麼,至親至近的人不理解就是無形的壁壘和阻隔。孩子母親不明白親人為何不同自己站在同一個陣線上,為什麼他們不能理解她,不能體諒她。
江漢的雨啊,說來就來,黑雲翻滾,天空如科幻大片般震撼,孩子母親好似聽見,孩子的哭聲在雨聲中,聲聲入耳。
就在善良的人以為事情就這樣會慢慢地平息過去時,就在網絡暴力無法無天的張牙舞爪時,令大家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或者說很多人都心裡或許隐隐約約知道會發生一些什麼,比如:“孩子的媽媽能夠走出來嗎?”
就在忐忑不安和悲痛的這幾天裡,悲劇又再一次的發生了。
這位美麗的媽媽随孩子走了,她從自家的小區20樓縱身一躍,跳樓身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