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充滿仇恨的墨涵會幹什麼?結果不言而喻:報仇。墨涵第一個想到的當然是孔一。墨涵立馬采取行動,想親手了結了他,不過剛剛清醒的墨涵能力有限,她的目的還沒達到,就發現現在的孔一過的真是生不如死,并且墨涵也發現孔一好像想死也死不成,墨涵雖然沒有完全明白事情的緣由,但是看到孔一這樣,墨涵還是很痛快的。
但是墨涵馬上就轉移了報複的目标:約死群。人啊,總是在找心理平衡,估計意識墨涵現在的想法就是;“憑什麼老娘死的那麼慘,你們還活得好好的。”
墨涵在短短的兩周時間内,将約死群的陣容擴大,她已經榮升為4萬個約死群的群主,一個群常駐400人的話,墨涵已經是1600萬人的群主了,這可是個很龐大的數據,2022年中國公務員數量也不過是710萬。
墨涵充分發揮意識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優勢,同時在4萬個群裡,大肆宣揚求死的樂趣,死時的快感,死去的解脫,本來就是黑暗的團體,被她運用咒語、冥想、禱告等方式去控制約死群全員的情緒,比如:過度誇大錯誤、過度誇大恐懼、過度誇大罪惡感;怕自主、怕外界、怕敵人、怕否定、怕悔罪、怕失去救贖;墨涵還一直在宣講她能夠帶領大家擺脫痛苦,抵達最終的極樂世界。
約死群本來就是一個對社會的看法比較黑暗的集體,他們本來就沒法像正常人一樣熱愛生活、熱愛世界,其實從基本上說,他們是生病了,一群病人怎麼可能經得住墨涵這麼大肆宣講死亡的樂趣,每天讨論如何無痛結束生命,雖在天南海北,卻相約赴死。很快在群裡就出現了,一個又一個的約死行為,在墨涵的各種鼓勵下,他們死的方式也五花八門,越來越奇葩,比如:“燒炭”、“重啟人生”、“燒烤”、“蹦極”、“約不約”等等各種各樣的死法。
墨涵開始的時候也隻是在已經存在的約死群裡推動,後來墨涵已經學會潛伏在各種各樣的大型興趣社群裡,比如吐槽群、遊戲群、動漫群、古風群等,墨涵就跟日常聊天一樣平淡地談着自殺。
當消極的吐槽信息引發共鳴後,就有網友會在群中叙述自己過得如何不開心,反複傳播、放大負面的人生态度和消極情緒。這時候,墨涵就會把厭世想法最明顯的幾個人組建一個小的‘約死群’。
這種小型的‘約死群’一般人數就三五人,最多的墨涵能約二十人。有些約死群從組建到實施自殺行為進展迅速,最快的幾小時内墨涵就商量好時間、地點和方式。也有一些考慮經濟問題,墨涵就組織他們約在不同地點同時自殺。
“你都活成這樣子了,你怎麼不去死了?”墨涵就是在魚龍混雜的社交群裡這種隐藏的鼓動者,她列舉出一大堆厭世的理由,把懸崖邊緣的人往下推。當然除了墨涵,也有不少人非常活躍地慫恿别人,得知群友已經死去的消息,他們甚至會調侃“昨天晚上又走了幾個,這幾個傻*,走得太急了,都沒有等我”。這些人和墨涵一樣絲毫沒有愧疚感,以及對生命的尊重,因為他們自己就是病人。
一群病态的人,一個個病态的群體,約死群、自殺群、相約解脫群,群裡充滿了消極的情緒,都是在抱怨訴說正在或者曾經遭受的痛苦(比如情感失意、家庭暴力、校園霸淩等),各種壞情緒會傳染蔓延,就這樣形成了惡性循環,群裡的惡性循環,群之間的惡性循環,最終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惡性循環。
墨涵複仇意識太強了,她的仇恨完全蔓延,越蔓延、越瘋狂,她的整個意識完全被仇恨淹沒。
複仇是一件又髒又危險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