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燈無法理解他餘隊和一個蹭熱度的主播産生牽扯:“隊長,為什麼?”
餘笙放下手機,沒有回答,反問:“陸燈,你覺得我們這個隊伍現在怎麼樣?”
陸燈沉默着,一時不知如何回答。
“你不知道,我幫你答。”
餘笙道:“心懷鬼胎,分崩離析,行将就木。”
燈燈道:“……無期真的打假賽了,對嗎?”
網上之所以一邊倒不相信無期打假賽,一是因為他是Dusk的元老級選手,和餘聲一樣打了三年多,二是他性格腼腆内向,為人老實,平時失誤了都會内疚很久,不像是會為了錢打假賽的人。
餘笙靠着椅背:“這不重要。他打了還是沒打,隻要沒證據,就隻是僞人操作合集裡的一個,多他一個不多。”
第五人格理論上很難鑒定打假賽,因為賽場上瞬息萬變,容錯率又低,出現什麼奇葩失誤都不奇怪。之前比賽中多的是開局十秒震懾的奇葩對局。
“你打的是屠夫,不了解人隊,我就直說了,如果一直這麼下去,我們這個隊伍,不可能奪冠。”
陸燈:“……其實我知道一點,我聽到過小金罵你。”
餘笙說:“這倒不是最嚴重的,誰罵我,看我不爽,我都可以理解,但是我們這個隊伍根本沒有信任,沒有凝聚力,甚至——有的人在打比賽時想的根本不是奪冠,而是,我這麼打,能不能突出我自己,或者,我這麼打才是對的,你們都得靠邊站。”
“比賽從來不是一個人的秀場,需要大家配合,我自認盡量和隊友合理溝通,但毫無效果。”
陸燈說:“那有什麼辦法?難道換一個隊伍這一切就會好起來嗎,陌生的人,又要磨合,萬一磨合不好,又該怎麼辦?”
餘笙說:“那什麼都不去做就對了?”
陸燈噎住,歎了口氣:“餘隊,我說不過你。但是最現實的問題是,俱樂部隻可能讓你退役,不可能把你賣給其他戰隊,違約金怎麼辦?”
“這就不用你操心了。”
餘笙雖性格溫和,但在決定某件事後就會出奇固執。他展示了一下林聽的主頁:“聆聽,曆史打過人榜前十,拿過多個角色的S牌,我觀察了他一段時間,操作一流,意識在線,勤奮,而且很聽話。”
陸燈被他這一串形容砸懵了:“可他不是剛在網上噴了人,現在瓜格首頁上第一個挂的就是他,大家都說他……表裡不一、沒什麼水平,為了紅不擇手段……”
餘笙說:“網上還說我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呢,你信嗎?”
陸燈不說話了。
餘笙道:“最近遊戲官方在番茄TV辦了一個小型賽事,叫奧爾菲斯杯,總獎金100萬,我打算叫上林聽,再找兩個有天賦的苗子,加上你,我們五個參加。先磨合一段時間,看看大家的實力。”
“如果你不想去,也可以選擇不去,我再找别人。”
陸燈聽懂了餘笙的意思。他要解約,要離開Dusk,甚至成立自己的戰隊,而奧爾菲斯杯就是他試水的第一步。這是一條沒有未來的、一眼望不到頭的路。
可他已經不年輕了,退役不知道是在明年,還是在明天:“我……你讓我再想想吧。”
……
就這麼一連直播了好幾天,白天打單子,晚上跟老闆單練,再趕去兼職,和餘笙都沒什麼時間聊天。
前幾天直播PK的事件被剪成好幾個不同的版本,在網上掀起了不小的輿論風波。林聽罵了ear和無期,還死不悔改,網上一邊倒都是罵他的,更有甚者揚言聆聽肯定是被土豪老闆包養了,才PK赢的香妃。
林聽沒關注那些輿論,避無可避還是看到了一堆污言穢語。但好在土豪老闆完全沒有動搖,每天雷打不動的送流星雨,緩解了他不小的經濟壓力。
這天,林聽收到了老闆的私信。
[用戶151899]:主播,雙排嗎?
老闆性格高冷,幾乎沒發過什麼消息,如風來似風去,來去無痕,這還是第一次主動發消息。
林聽答:“好啊。”
他加了老闆另外一個号,段位比自己低一些,但也是巅峰七階,然後直接開始排位。
最近他接了一個單子,要求打到S1擊球,于是換了直播間标題,準備沖擊S1擊球手。
求生者大緻分為四個不同類型,分别是牽制位、輔助位、救人位和修機位。
顧名思義,牽制位的技能側重于溜鬼,救人位方便救人,修機位破譯速度快,自保能力較弱。
輔助位能力則傾向于保護隊友或幫助隊友溜鬼,又分為兩種,一種是軟輔,類似于祭司、玩具商、先知。另一種,則是ob位,如擊球手和前鋒,可以将隊友從氣球上打下來,斷掉監管上椅節奏,拖延時間。
所有求生者中,ob位最吃操作和熟練度,玩得不好,容易無效ob給監管送人頭,練的不多,還真不好意思在排位裡掏出來。
林聽剛接觸求生者打的就是ob位,他打監管專挑追擊強殺的快的練,打求生自然也不喜歡安安靜靜修機,和監管者幹架才是他想做的。但是他更擅長勘探古董,對于擊球沒有那麼得心應手。
進入遊戲,監管禁了先知祭司,1号隊友秒選了個前鋒,2号隊友掏出擊球手,老闆默契地選了一手古董。三個ob味兒加上幸運兒坐在長桌上,面面相觑。
林聽看着這陣容,有點牙疼,默了一秒,他問:“擊球手可以給我嗎?”
擊球手ID叫[風一般的男子],他回複:
[哥哥你就躺好吧,我帶飛,監管叔叔快來追我]
[我,就是風一般的男子,世界第一擊球手在小木屋等你~]
[誰不來誰是小狗]
【表情】
【沒放假啊,哪裡來的小學生】
【第五人格玩家都是這樣抽象的嗎】
林聽:“???”
他懷疑這位[風一樣的男子]背後是一位不滿12周歲的小學生,感覺和小學生搶角色多少有點不厚道,開始思考自己換什麼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