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是下工的鑼聲一響起,村裡急躁的年輕人就迫不及待放下東西,從柳建國兜裡搶過資料往牛棚奔去。
等一行人尋到宋莊茂時,他正挑着兩擔子水在河邊走。
急躁的村民直接上前把擔子架起來挪開,緊接着迫不及待把資料塞到他手中,邊喘着粗氣說:
“你快看看,能看懂嗎?”
他動作雖有些莫名,但宋莊茂早在昨晚就被裴之提前打了招呼,也就并不驚訝,淡定看起資料來。
其他人見宋莊茂垂頭看着半天沒個反應,又迫切的問了句:“咋樣呀?”
“很明了,這上面的數據一目了然。”
“那你就看懂了!”衆人驚喜,拉着宋莊茂就要去找柳建國,“走走走,我們去找隊長。”
“唉唉?我的水桶!”
“哎喲,别管什麼水桶了,大好事擺在你面前呢,快走。”
等衆人連拖帶拽着宋莊茂來到大壩尋到柳建國時,他正在清點糧食庫存。
“咋樣?”
“隊長!他看的懂!”
“那太好了,”柳建國高興出聲。
大家夥全然忘記曾經對于那些下放的知識分子的排斥,知道有人能帶着他們掙錢謀好處,歡呼着簇擁在宋莊茂身旁。
“隊長,那我們什麼時候開始搞起來?”
柳建國笑容僵了一瞬,這他哪知道,臉上淡定自若:
“不急,等秋收結束後慢慢開始也來得及,咱大隊可是還有獎章沒領呢。”
“哎呀,這不是越早開始越好嗎?這窮了幾十年,就盼着手裡能有點底氣。”
“是啊,是啊。”
柳建國沉思片刻,“具體如何開展等裴之回來商量,他那還有完整的資料。”
“那他什麼時候回來?”
柳建國擡眼望了望天色,暮色四合,“快了。”
......
裴之腳下動作迅速,在山間泥土路上毫不影響,總算在天色還未徹底黑沉前到達村口,遠遠就能看見矗立在一旁的石碑,石碑雕刻着柳木村三個字,是曾經還未實行集體制度前就已存在。
柳二娃蹲在村口,百無聊賴地叼着狗尾巴草,待看見不遠處行色匆匆的人時,噌地站起身,跑上前:
“裴之?你可算回來了,等你半天了。”
“找我?出什麼事了?”
“哎呀,就是你那大棚子種菜,大家都等着你手裡那些資料呢。”
裴之了然點點頭,問道:“找到人負責這個項目了?”
“啥子項目喲?不虧是城裡人,說的就是文藝啊,找到了,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