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柳婆婆!”
裴之輕車熟路地走進柳婆婆家。柳婆婆是個可憐人,家中隻剩她一人,兒子遠在邊疆保家衛國,一年也難得回來一趟。林奶奶時常來柳婆婆家作伴,也算解解悶。
“唉!”林奶奶應了一聲,加快了手中編織的動作。
“是小裴啊,快來坐。”柳婆婆笑呵呵地招呼裴之。
裴之笑了笑,沒有坐下,而是上前招呼林奶奶回家。至于邀請柳婆婆一起吃飯,他并沒有考慮。這個時代家家戶戶都困難,糧食也不過是勉強夠自家人吃飽。
“别編了,該吃飯了,奶奶。”說完,裴之又轉向柳婆婆,把剛剛煎好的玉米餅遞給她,“這是我剛煎的玉米餅,柳婆婆您趁熱吃。”
看出柳婆婆有些推拒,裴之直接帶着幾分力道将玉米餅塞進她手中。柳婆婆一個人生活,兒子保家衛國,令人敬佩。他們一家都願意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多照顧她幾分。
柳婆婆見推辭不過,不好意思地起身道:“那我給你拿糖吃吧,你坐着,等我啊。”說着,她便起身往屋内走。
裴之和林奶奶對視一眼,拿起編好的籮筐,麻溜地回家了。柳婆婆的紅糖是她兒子寄回來給她補身子的,他們怎麼好意思接受。
等二人到家時,林宿和柳華已經在院内休息。華叔是裴之今天中午特意叮囑林宿下工後直接叫來的。
“華叔。”裴之招呼完人,便叫上林宿一起擺飯。
看見竈台上放着的一簍雞蛋,裴之明白這是華叔帶來的。雖然裴之明确表示不用帶東西,但華叔每次都會提些東西,從不空手。既然拒絕不了華叔的好意,裴之也隻能在吃食方面多下些心思。村裡的玉米面粗糙,裴之特意用石磨碾得更細膩,免得喇嗓子。
竈房裡,大骨湯的香氣不斷飄出。裴之揭開鍋蓋,骨髓已經徹底炖出,湯呈現出濃郁的奶白色。
一人一碗大骨湯,撒上蔥花,一口烙餅一口湯,四人吃得擡不起頭。
飯後,大家各司其職。林奶奶負責休息,林宿負責洗碗,而裴之則帶着柳華準備催芽的事。
“叔,種子已經泡好了,就等您來教我怎麼配置石灰水了。”裴之說道。
“來,看着我怎麼操作的。”柳華端起盆,掂量了下手中的分量,從一旁的生石灰中抓了一把,伸到裴之眼前讓他仔細看看比例,才放入水中攪拌。
“這石灰水的比例啊,不能過高,否則種子會泡死;也不能太低,否則起不了作用。”柳華一邊攪拌,一邊解釋道。
原本清澈的水在柳華的攪拌下變得混濁。等種子全部沉入水中後,柳華說道:“行了,可以了。期間可别換水啊,兩天後再來找我,準備好粗布。”
“好嘞。”裴之點頭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