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嫂也不是覺得丈夫打孩子不對,這孩子犯了錯,該打的時候自然是要打。她隻是覺得不應該打得那麼狠。
“大哥,如果孩子犯了錯,該打的時候自然得打。可你也得注意,不要亂打。”
“你可别像有的人,隻要惹到他不高興了,拿到什麼就是什麼打孩子。打孩子最好還是抽他們的屁股和大腿。這兩個地方肉多,打不壞。”
“可别動不動就用腳踹呀,打耳光呀。”
“打耳光這更是要不得,人氣急的時候,稍微沒注意到輕重,說不定就會把孩子的耳朵打壞。要是花點錢能把耳朵治好還好,要是治不好,到時候咱們哭都來不急。”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孩子不聽話,那就得打。而陳美蘭也是這大多數人當中的一個。
所以,她也沒覺得陳大哥打孩子有什麼不對的地方。隻是讓他注意方式方法。打孩子可以,卻不能亂打……
也不是她提倡暴力教育,有的時候孩子實在是太淘氣了。你不打不行呀。就拿剛才陳大哥提到的,夏天的時候孩子下河洗澡這事,這做爸媽的就算是扯着他們的耳朵講,讓他們不要下河不要下河,可他們就是不聽……
每天夏天會淹死孩子,就是因為孩子不聽話,淘氣。所以遇到這種情況,不打那是真的不行。
“小妹,你就放心吧,我注意到的。”陳大哥繼續道,“我打他們也不用别的東西,就用槡樹條。”
“我家那個就是太沒脾氣了,而大哥對孩子又太嚴厲了點。要是你們兩個綜和一下就好了。”對于沒脾氣的丈夫,陳美娟也是一臉的無奈。
陳美蘭也知道陳美娟的無奈,她這個大姐夫,不隻對孩子們好脾氣,他是對所有人都是好脾氣。
那脾氣有多好?這麼說吧,就算是别人欺負到他頭上了,他也隻是笑笑。
而陳美娟的脾氣就比較火爆潑辣,也許是因為陳家幾個親娘早逝的原因,為了不讓别人來占自家半分便宜,陳美娟不得不學會潑辣。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這在農村裡,不說其他的,有些奇葩,就是看見别人家地裡一根蔥,她都想掐兩根回去。
陳老爹一個大男人,自然不好跟這些婦人家計較。而這些占慣便宜的人,不會因為你不計較她就不會再來占你家的便宜。她們會因為你不計較,反而會變得變本加利。
第一次她們隻掐你幾根蔥,第二次她們就會把你地裡的蔥直接拔了帶回家……
陳家本來就窮,還被别人這樣占便宜。陳美娟沒辦法她隻得自己強硬着跟那些潑婦吵,跟她們罵。讓人知道陳家不是那麼好欺負的。
陳美娟變厲害了,但是名聲也傳出去了。等她到了年紀該找對象的時候,就因為她的名聲的原因,許多人家聽見她這個名字便直接搖腦殼。
但是,有些事情是真的不好說。有些人家,覺得陳美娟強勢,怕娶回家會鬧得家宅不甯。但有人就會看中陳美娟這份強勢,潑辣的性格。
林家的兩公婆就是看中了陳美娟這性格。
他們到不是覺得陳美娟潑辣,強勢的性格好。主要還是從他自家的情況出發。
他們家的林老二,打小就是好好人。小的時候覺得這孩子再乖巧不過了。可是等長大了,卻覺得這樣的性格不行。
不管是誰都能上前咬兩口,這樣一個男人,以後如何能撐得起門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