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沒有出手,隻是靜靜地坐在那裡。琅琊王最後終于走下了車,拿起了手中之劍,用力地打了一下馬身,馬車沖着城門外急速沖去。白虎沒有下城門,收起長棍轉身離去。琅琊王則丢下了手中的長劍,轉過身默默地伸出了雙手,他的面前,站着當時的刑部掌刑監蕭長禮。
琅琊王最後被判定為謀逆,一個最沒有理由謀逆的人,卻謀逆了。
幾乎沒有人相信這是真的,但是琅琊王自入牢之日開始就保持了緘默,再也沒有說過一句話,沒有認罪,卻也沒有為自己辯駁。所以即便有人願意替他說話,也不會有任何的幫助。更何況,就算琅琊王平日在朝中人緣極好,也沒有人再敢站出來了,審訊他的天啟七禦史中有兩人認為他無罪,第二日就被發現死在了家中。
隻要明眼人就能想到,這不是誰想陷害琅琊王,隻是當今天子明德帝想要他死。
就在所有人都保持緘默的時候,終于還是有一個人站出來了,卻是一個身份極為特殊的人——六王子蕭楚河。明德帝最寵愛的王子,當時年僅十五歲,卻無論在武學、兵法甚至文學上,都被稱為天才,是所有人認定的“太子”人選。可這個明德帝所生的王子,卻被很多人稱為頗有琅琊王年幼時的風範,而他本人也的确和琅琊王交好,琅琊王是他棋藝方面的師父。
蕭楚河獨身一人來到了朝堂之上,殿外侍衛阻攔,卻被他一招擊倒。當時朝堂震動,蕭楚河在殿前站立不跪,連說十三條琅琊王謀逆案可疑之處,聲音激昂,情緻動人,竟有老臣在朝堂之上落下淚來。可卻引來明德帝震怒,拂袖而去。
随後蕭楚河拒不聽旨。在平清殿外倔強又孤獨的跪了三天三夜。可是明德帝依舊沒有回心轉意。直到随後一道聖旨高高在上的宣出:将六王子貶為庶人,流放青州。
不得延誤。
朝臣已經不敢多言,連王子都遭到了貶黜,那麼最後能阻止這件事隻剩下了四個人。當時雷夢殺已經死在了南诏的戰場上,天啟城内琅琊王的朋友便隻剩下了天啟四守護。其中白虎已經表明了立場,朱雀則在八王之亂後就從天啟城中離開了,玄武在此時也恰好受密令外出,隻有青龍是這樁謀逆案中最大的變數。
“青龍,劍冢傳人李心月。
然而李心月也保持了沉默,因為她的府邸周圍,從琅琊王入獄的那一天起,就布滿了十幾個高手。李心月連續七日都沒有踏出府邸半步,直到七日之後,琅琊王問斬。按照律法,普通的犯人獲罪之後,也要等到秋後問斬,皇室宗親更是有漫長的審判期。
但是欽天監觀天象,傳天命,稱:琅琊王之刑,不容片緩。
若一人無罪且有功于世,但殺這一人能救千萬人,該怎麼選?這向來是個很适合人凝視的問題。但答案往往卻是百般不是滋味。
為什麼偏偏是這個命運?
誰也不知道該怎麼反抗,但是這七日,卻是給了青龍李心月七日的時間來養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