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言語之間:黃胖胖的辯論奇遇 > 第271章 第 271 章

第271章 第 271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李量子率先站起:"根據傳統理解,區塊鍊被視為金融體系的颠覆者,而我今天要告訴各位的是——我同意這個觀點,但理由恰恰相反。"

觀衆席傳來低聲讨論。

"請看這組數據:比特币年耗電量超過1200億度,相當于荷蘭全國用電量。僅一筆比特币交易的能耗就相當于65萬筆Visa交易。這不是創新,這是資源災難!"

李量子平靜地掃視全場:"然而,最反直覺的是,區塊鍊的最大問題不是能耗,而是效率錯配。沃爾瑪使用區塊鍊追溯食品污染源,将時間從7天縮短至2.2秒,提升3000倍。這說明什麼?區塊鍊是工具,而非目的。"

黃胖胖在筆記本上快速記錄。

"2022年,全球DeFi項目漏洞損失超過30億美元,Axie Infinity單次被黑6.25億美元。83%的區塊鍊項目存在智能合約漏洞。這就是所謂的安全嗎?"

李量子走近觀衆:"真正有趣的是,以太坊完成合并後,能耗降低了99.95%,從YouTube級别降至計算器級别。這告訴我們,區塊鍊技術的問題從來不是技術本身,而是設計機制。"

李量子展示了一張圖表:"央行數字貨币(CBDC)将跨境支付成本降低47%,但美國在這一領域嚴重落後。中國數字人民币已覆蓋4.5億人口,而美國數字美元仍在讨論階段。這不是技術差距,而是戰略差距。"

李量子總結道:"區塊鍊不是金融的未來,而是工具箱中的一把螺絲刀。将其視為□□是最大的錯誤。真正的金融創新需要在效率、能源與安全間找到平衡點。"

黃胖胖鼓掌站起,大步走向講台。

"李教授的分析深刻而尖銳,但他犯了物理學家常犯的錯誤——隻看到技術的一階效應,忽視了二階與三階影響。"

黃胖胖拿出自己的數據:"李教授提到比特币能耗相當于荷蘭全國用電量,但他沒告訴你的是,61%的比特币挖礦使用可再生能源,高于全球電網平均水平的39%。實際上,比特币挖礦正推動可再生能源創新,因為它可以消納間歇性電力。"

聽衆中有人點頭。

"更重要的是經濟學視角——區塊鍊解決的不是技術問題,而是信任赤字。全球每年因金融欺詐損失超過4.2萬億美元,相當于德國GDP。區塊鍊通過代碼替代信任,降低了這一系統性成本。"

黃胖胖走向李量子:"李教授提到DeFi項目損失30億美元,但傳統金融呢?2023年全球銀行因網絡攻擊損失680億美元,是DeFi損失的22倍。這才是真正的比較基準!"

黃胖胖拿出一份研究:"更具啟發性的是時間維度——傳統銀行系統用了50年時間将服務覆蓋到全球62%的人口,而數字貨币錢包在10年内覆蓋了45%的人口。這種普惠金融的加速,對推動全球經濟平等具有革命性意義。"

黃胖胖突然壓低聲音:"各位可能不知道,2024年一項非公開研究顯示,如果美元作為全球結算貨币的壟斷被打破,全球貿易成本将降低8.7%,相當于每年節省1.5萬億美元。這才是區塊鍊的深遠影響!"

黃胖胖總結道:"區塊鍊的能耗問題是真實的,但它解決的全球信任赤字問題更加真實。正如早期電網效率低下但徹底改變了世界,區塊鍊的轉型價值遠超其短期成本。重要的是優化路徑,而非質疑目标。"

台下爆發出熱烈掌聲,這一輪的交鋒将金融、能源與技術交織在一起,展現出思想的火花。

李量子微微一笑:"黃教授忽略了區塊鍊采用率的關鍵數據——全球活躍使用加密貨币的人口比例僅為4.2%,遠低于互聯網早期同等時間點的采用率15.8%。這不是普惠金融,而是數字泡沫。"

黃胖胖眉頭一皺,這場關于區塊鍊的辯論,還遠未結束。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