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言語之間:黃胖胖的辯論奇遇 > 第217章 第 217 章

第217章 第 217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她翻到下一頁,「從行業角度看,并購活動的不平衡更為顯著。雖然科技和金融領域表現亮眼,但健康醫療領域的并購金額為3,27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衰退27%。石油與天然氣領域為2,146億美元,萎縮31%。這種行業間的巨大差異,表明市場複蘇并非全面性的。」

經濟學者将投影切換到一組宏觀經濟指标。

「更值得警惕的是宏觀經濟環境的不确定性。雖然通膨壓力有所緩解,但全球地緣政治風險持續升溫,烏克蘭沖突、中東緊張局勢和□□都增加了市場不确定性。經濟增長放緩的迹象在多個主要經濟體出現,這些因素都可能對并購市場産生負面影響。」

她指向屏幕上的監管趨勢圖表,「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是全球監管環境的收緊。美國、歐盟和中國都加強了對大型并購交易的審查,特别是涉及科技、媒體和敏感行業的交易。2024年有多起大型并購案因監管問題而被迫取消或延遲,這種趨勢預計将持續。」

經濟學者的表情嚴肅,「從質量上看,2024年的并購活動雖有增長,但創新性和戰略意義有所降低。許多交易是行業内的整合或市場份額争奪,而非真正具有變革性的戰略舉措。此外,私募股權基金的參與度仍低于曆史高峰,表明專業投資者對市場前景仍持謹慎态度。」

她展示了一張橫向比較圖,「如果将2024年的并購活動與過去十年的平均水平相比,我們可以看到,雖然已有改善,但仍處于較低水平。從曆史視角看,我們剛剛開始攀爬出低谷,而非已經完全走出低谷。」

經濟學者總結道:「基于以上分析,我認為2024年全球并購市場雖然觸底反彈,但稱其『完全走出低谷』為時尚早。市場複蘇不均衡、不穩定且面臨多重挑戰,我們應當保持謹慎樂觀的态度,而非過度樂觀。謝謝大家。」

掌聲再次響起,經濟學者回到座位。

主持人走到舞台中央:「雙方已經陳述了各自的觀點。現在進入第一輪辯論環節,每人四分鐘,先請黃胖胖先生。」

黃胖胖站起身,調整西裝,走向舞台中央:

「感謝對方的精彩分析,但我必須指出幾點關鍵性的誤解。」

黃胖胖首先反駁道:「第一,對方強調2024年的并購總額低于2021年的5.9兆美元。但2021年是疫情後的特殊反彈期,受到超低利率、大規模财政刺激和積壓交易集中釋放的共同推動,屬于異常高峰而非正常标準。用異常值作為參照标準是不合理的。」

黃胖胖用手勢比劃着起伏的波動:「并購市場自身就具有周期性,關鍵不是與曆史最高點相比,而是看當前的增長勢頭和基本面改善。2024年連續四個季度的交易額增長,這種持續性的上升趨勢正是已走出低谷的标志。」

黃胖胖轉向大型并購案的分析:「對方提到2024年百億美元以上交易案的總價值低于2023年。但這忽略了一個關鍵因素:2023年的數據被埃克森美孚600億美元和雪佛龍530億美元這兩筆二疊紀盆地油氣生産商的超大型并購案特别拉高了基期。如果排除這兩筆特殊交易,2024年的大型并購案總額實際上是增長的。」

他繼續說道:「更重要的是,2024年的并購活動呈現出更加健康的結構——從行業分布來看,2024年全球大型并購案涵蓋食品業、金融保險業、科技業、健康醫療、能源、塑化、不動産與營建等七大類,而2023年僅分布在五類。這種多元化恰恰反映了市場的全面複蘇!」

黃胖胖對着經濟學者的方向微微點頭:「對方提到中國市場的疲軟,這是事實。但全球并購市場的複蘇并不依賴于單一國家。事實上,日本市場的強勁增長(23%)彌補了中國市場的下滑。BlackRock、KKR等國際投資巨頭正加大對日本企業的收購力度,日本正成為新一輪并購熱潮的重要戰場。」

黃胖胖拿出一份最新報告:「麥肯錫在2025年2月發布的年度并購報告明确指出,全球并購市場已經進入新一輪上升周期的早期階段。這正是市場已走出低谷的權威左證!」

「關于監管收緊的擔憂,這不是新現象,企業早已适應并找到應對策略。2024年科技行業28%的并購增長正是明證,表明即使面臨嚴格審查,企業仍能成功完成交易。Google對Wiz的320億美元收購就是在嚴格監管環境下完成的重大交易。」

黃胖胖語調轉為堅定:「最後,關于私募股權基金參與度的問題。2024年第四季度私募股權交易額較上年同期增長22%,表明專業投資者信心正在恢複。Blackstone、Apollo、KKR等頭部私募基金都在2024年下半年加大了并購步伐。」

他總結道:「綜上所述,從交易額增長、行業多元化、區域互補、專業投資者信心恢複和企業戰略進取性增強這五個方面,2024年全球并購市場已經完全走出低谷,正迎來新一輪繁榮周期!」

黃胖胖回到座位,台下響起熱烈掌聲。

主持人宣布:「接下來請經濟學者進行第一輪辯論發言,時間四分鐘。」

經濟學者緩步走向舞台中央,面帶微笑但目光堅定:

「感謝黃先生的精彩反駁,但我必須指出,選擇性引用數據容易導緻片面結論。」

她首先反擊:「黃先生認為2021年是異常高峰,不應作為參照。但從曆史數據看,2018年至2020年的全球并購規模分别為3.8兆、3.7兆和3.6兆美元,遠高于2024年的3.4兆美元。即使排除2021年的異常值,2024年仍未恢複到疫情前的正常水平。」

經濟學者展示一張長期趨勢圖:「從五年移動平均線來看,2024年仍處于下行區間的早期回升階段,這正是觸底反彈但尚未完全走出低谷的典型特征。」

她接着反駁大型并購案的分析:「黃先生提到排除2023年兩筆特殊交易後,2024年大型并購案總額是增長的。但這正是我的觀點——如果必須依靠排除『特殊情況』來證明市場複蘇,這本身就表明複蘇并不穩固。市場分析不能選擇性地忽略不利數據。」

對于行業多元化的論點,經濟學者指出:「行業覆蓋範圍擴大确實是積極信号,但每個行業的深度參與度更為關鍵。以健康醫療為例,2024年僅有兩筆并購金額破百億美元的案件,而2023年有四件,總金額下降27%。這表明某些核心行業的并購活動仍然疲軟。」

她轉向區域分析:「關于日本市場彌補中國市場下滑的觀點,數據并不支持。中國并購市場的絕對規模遠大于日本,下滑16%意味着數千億美元的交易缺口,日本市場23%的增長遠不足以彌補。更重要的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持續疲軟對世界經濟和并購市場的心理影響不容忽視。」

經濟學者引用另一份權威報告:「普華永道在2025年1月底發布的《全球并購趨勢》報告指出,雖然市場開始複蘇,但仍面臨『三重壓力』:地緣政治緊張、監管不确定性和經濟增長放緩。報告明确表示市場正處于『複蘇初期』而非已完全走出低谷。」

對于監管環境的讨論,她強調:「2024年有超過20起價值10億美元以上的交易因監管原因被迫取消或重組。監管機構的态度并非企業可以簡單『适應』的因素,而是結構性的市場制約。」

她最後總結:「黃先生提到私募股權基金交易額增長22%,但這是相對于2023年的曆史低點。與曆史平均水平相比,2024年私募股權交易總額仍低20%以上。這表明專業投資者仍持謹慎态度。」

經濟學者總結道:「從曆史對比、結構性挑戰和市場力量平衡三個層面看,2024年全球并購市場确實觸底反彈,但稱其『完全走出低谷』為時尚早。我們正處于低谷到繁榮的過渡期,而非已經完成轉變。保持理性判斷對市場參與者至關重要。謝謝。」

經濟學者回到座位,全場再次響起掌聲。

主持人走到舞台中央:「兩位的精彩辯論為我們呈現了全球并購市場的不同解讀。第一回合暫告一段落,評委正在記錄評分。第二回合将聚焦『科技領域是否已成為2024年全球并購市場的絕對主導力量』,敬請期待。」

台下觀衆熱烈讨論,有人認為黃胖胖的樂觀論點更具說服力,也有人被經濟學者的謹慎分析所吸引。無論如何,這場關于全球并購市場的智慧角逐才剛剛開始,更多精彩還在後面......

【未完待續】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