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陽光穿過省城大學圖書館古樸的落地窗,在《可持續發展全球戰略》一書上投下斑駁光影。黃胖胖——環境經濟與政策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省政府"碳中和創新智庫"特聘研究員——正全神貫注地分析最新一期《自然·氣候變化》上發表的前沿論文。雖然被同學們親切地稱為"胖胖",但他一米八五的身材和長年遊泳練就的健碩體格,與這個昵稱形成了有趣的反差。
"量子環境經濟學……"黃胖胖在筆記本上快速記錄着關鍵概念,"傳統二元對立框架已無法解釋環境-經濟複合系統的湧現特性。我們需要一種新的理論範式。"
一陣輕微的震動打斷了他的思緒。他打開手機,省教育廳的郵件赫然在目:
"關于舉辦'2025年全國可持續發展辯論賽'的通知:為深入推進生态文明建設,培養複合型創新人才,特舉辦本次辯論賽。總辯題:環境經濟與保護能否成為經濟發展新引擎?現面向全國高校選拔代表隊..."
黃胖胖眼前一亮,這正是檢驗他"量子環境經濟學"理論框架的絕佳機會。這一框架打破了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二元對立,提出二者可以像量子态疊加一樣共存演化、互相促進。
"不好意思,請問這裡有人嗎?"一個溫和但不失力量的女聲打破了甯靜。
黃胖胖擡頭,一位身着深藍色職業套裝的女士站在桌前。她氣質沉穩,雙眸如同璀璨星辰,蘊含無盡智慧。
"林清瀾教授?"黃胖胖驚訝地站起身,"您不是在劍橋大學任教嗎?"
林清瀾微笑着點頭:"三個月前回國任教。聽周院長說你正在研究量子環境經濟學,恰好我的新著《複雜系統下的全球環境治理》也觸及這一領域。"
她在黃胖胖對面坐下,遞給他一份文件:"全國可持續發展辯論賽,省城大學需要組建最強團隊。周院長推薦你擔任隊長,我擔任指導教師。"
黃胖胖迅速翻閱文件:"參賽對手強勁啊,尤其是京華大學的沈明遠團隊。沈明遠被稱為'發展權衛士',曾在聯合國氣候大會上針鋒相對地質疑發達國家的減排要求。"
"正因如此,我們更需要構建一支跨學科的精英團隊。"林清瀾拿出一個加密平闆電腦,調出四份詳細檔案,"我已經物色了三位隊員,都是各自領域的佼佼者。"
第一份檔案照片上是一位眼神銳利的年輕女性:"蘇瑾,博士研究生,專攻綠色金融與碳市場。她開發的'資源環境資産化模型'被三家國家級投資平台采用,曾參與設計深圳'生态銀行'碳彙轉化機制。性格果敢,數據分析能力極強。"
第二份檔案是一位膚色黝黑、眉宇間透着堅毅的男子:"陳遠航,博士後,生物多樣性價值評估專家。他在亞馬遜雨林工作三年,領導開發了'栖息地-生态系統服務-經濟價值'轉化模型。他的報告直接影響了巴西政府對雨林保護政策的調整。"
第三份是一位看起來略帶疲憊但眼神堅定的中年男子:"趙鴻儒,國際環境法學者,曾任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顧問。他對全球環境治理機制有獨到見解,著有《共同但有區别的責任原則重構》。他将為團隊提供國際法與全球治理視角。"
黃胖胖仔細閱讀完三人資料,深感團隊陣容強大,但仍提出疑問:"團隊實力毋庸置疑,但我注意到我們缺乏針對發展中國家特殊處境的一手經驗。沈明遠團隊有兩名來自非洲和南亞的成員,他們可以提供發展中國家的真實視角。"
林清瀾微微一笑:"敏銳的觀察。事實上,我推薦的第四位成員正好彌補這一短闆。"她調出最後一份檔案,"可惜他剛剛婉拒了邀請。"
黃胖胖看到照片,呼吸一滞:"穆罕默德·納西爾?國際能源署的高級經濟學家?"
"沒錯。他是埃及人,曾任開羅大學能源經濟系主任,對中東北非地區能源轉型有深入研究。他的最新報告《跨越能源鴻溝:發展中國家的低碳轉型路徑》獲得了廣泛關注。"林清瀾歎了口氣,"不過他認為辯論賽無法真正解決實際問題,所以拒絕參加。"
黃胖胖沉思片刻:"我想親自去說服他。納西爾教授的視角對我們至關重要,特别是針對沈明遠可能提出的'環保是發達國家設置的發展陷阱'論點。"
林清瀾贊許地點頭:"我已經安排好了,明天上午他在市中心的國際能源論壇發表演講,你可以在那裡見到他。"
走出圖書館,夕陽将兩人的影子拉得很長。黃胖胖感到肩頭的重擔——這不僅是一場辯論賽,更是關乎生态文明理念能否在全球範圍内獲得理論突破的關鍵一役。
"林教授,您最新著作中提到的'環境-經濟多重均衡态'概念,與我的量子環境經濟學有很多共鳴。"黃胖胖說。
林清瀾點頭:"是的,傳統經濟學基于零和博弈和線性因果,無法解釋生态系統與經濟系統的複雜互動。量子思維提供了新的解釋框架——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不是非此即彼的對立選擇,而是可以同時存在的疊加态。關鍵在于如何通過制度設計和技術創新,實現這種疊加态的穩定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