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言語之間:黃胖胖的辯論奇遇 > 第44章 第 44 章

第44章 第 44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全國大學生辯論賽的四分之一決賽如期而至。對于省城大學辯論隊來說,這将是一場全新的挑戰——他們的對手是來自首都大學的強勁隊伍,曾經兩次獲得全國冠軍,實力不容小觑。

清晨,黃胖胖早早醒來,靜靜地坐在賓館房間的窗前冥想,這是他最近養成的習慣。窗外,城市剛剛蘇醒,第一縷陽光穿過雲層,照在高樓的玻璃幕牆上,折射出金色的光芒。這一刻的甯靜與美好,讓黃胖胖感到一種深切的存在感和連接感。

正當他沉浸在這種平和的狀态中時,手機突然響起。是林思思打來的,聲音中帶着明顯的焦慮:"胖胖,出事了!趙明昨晚突發急性闌尾炎,剛剛做完手術,今天的比賽肯定參加不了了!"

這個突發狀況如同一道閃電擊中了平靜的湖面。趙明作為二辯,負責"創造與貢獻"維度的論證,是團隊中重要的一環。比賽隻有幾個小時就要開始,臨時改變陣容和策略意味着巨大的挑戰。

"我們馬上開個緊急會議,"黃胖胖冷靜地說,"别擔心,我們一定能找到解決方案。"

半小時後,林思思、黃胖胖、王德和孫佳在賓館的小會議室聚集。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擔憂,但也帶着堅定的決心。

"目前的情況是這樣,"林思思梳理道,"趙明無法參賽,我們需要重新調整陣容和分工。最關鍵的問題是,誰來擔任二辯,負責'創造與貢獻'維度的論證?"

"我覺得孫佳可以,"王德建議,"她在公平與普遍維度的研究中,也涉及了不少創造性工作與社會貢獻的案例。"

孫佳卻有些猶豫:"我确實研究了一些案例,但對這個維度的理論基礎不夠熟悉。而且,我原本計劃在自由辯論環節重點發揮,如果擔任二辯,需要完全調整思路。"

"時間太緊迫了,"林思思皺着眉頭,"首都大學的實力非常強,他們的二辯更是以邏輯嚴密著稱。如果我們這個環節表現不佳,很可能會影響整體戰局。"

會議室裡陷入了短暫的沉默。每個人都在思考可能的解決方案,但都面臨着時間和準備不足的限制。就在這時,黃胖胖突然開口:

"我有個想法,也許有些冒險,但值得一試。"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我們不需要完全按照原定的四個維度來分工。既然強調'多維整合',那麼每個人都可以從自己最熟悉的角度去闡述'有限中的無限'這一核心論點。"

黃胖胖繼續解釋:"比如,林思思仍然作為一辯進行立論,但可以更多地融入她在法律與公平維度的思考;孫佳可以成為二辯,但主要從她熟悉的公平與普遍維度出發,探讨機會公平如何使每個人都能追求意義;我作為三辯,除了關系連接維度,也可以部分涵蓋創造貢獻的内容;王德作為四辯,除了存在體驗維度,還可以在總結中實現對所有維度的哲學整合。"

"這相當于重構了我們的整個論證框架,"孫佳若有所思,"風險确實很大,但也有可能創造新的機會。"

"我認為這個思路很有價值,"王德表示支持,"實際上,這四個維度本來就不是截然分開的,而是相互滲透、相互支持的。這次的調整,反而可能讓我們更好地展現這種整合性。"

"而且,這也符合我們一直強調的生命意義的多樣性和靈活性,"林思思補充道,"面對突發變化,我們需要靈活調整,尋找新的平衡點,這本身就是一種'有限中的無限'的實踐。"

經過激烈讨論,團隊決定采納黃胖胖的建議,進行大膽的戰略調整。接下來的兩個小時裡,四人緊鑼密鼓地重新分配論點,調整論證結構,準備可能面臨的質疑和挑戰。盡管時間緊迫,每個人都保持着高度的專注和冷靜。

上午十點,比賽即将開始。省城大學的辯手們來到比賽現場,發現氣氛比初賽更加緊張熱烈。會場座無虛席,不少觀衆甚至是專程來觀看這場強強對決的。首都大學的隊員已經在對面就座,他們沉着自信,顯然經過了充分準備。

主持人簡短介紹後,宣布比賽正式開始。辯題依然是"當代青年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追求無限的生活意義",省城大學為正方,首都大學為反方。

林思思深吸一口氣,起身進行立論。與初賽時的表現相比,她的開場更加從容,目光更加堅定:

"尊敬的評委,對方辯友,各位觀衆,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讨論'當代青年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追求無限的生活意義'這一命題。正方認為,當代青年完全可以在有限的生命中追求并實現無限的生活意義。"

她簡要回顧了關鍵概念,然後做了一個出人意料的轉折:

"在開始論證前,我想分享一個我們團隊剛剛經曆的真實故事。就在今天淩晨,我們的二辯手突發急性闌尾炎,不得不住院手術,無法參加今天的比賽。這個突發事件,讓我們不得不在極短時間内重組團隊,調整策略。"

林思思的坦誠讓全場觀衆都有些驚訝。她繼續道:

"這看似是一個限制和挑戰,但也恰恰給了我們一個實踐自己理念的機會。我們一直主張,生命的意義在于如何應對有限性,如何在約束中創造可能,如何在變化中尋找平衡。今天,我們将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展示這一點。"

這個開場既表明了團隊面臨的困境,又巧妙地将這種困境轉化為論證的一部分,展示了應對有限性的實踐智慧。評委們顯然對這種誠實和創造性的處理方式印象深刻,許多人點頭表示認可。

林思思接着展開了重構後的論證框架:"我們将從多個維度論證'有限中的無限'這一核心觀點,展示當代青年如何在各種有限性中——時間的有限、空間的有限、選擇的有限、資源的有限——創造和體驗無限的意義可能性。"

她的立論保持了理論的深度和系統性,同時融入了更多法律與公平視角的思考,探讨了制度環境如何影響意義追求的可能性,以及公平正義如何成為意義體驗的重要來源。

首都大學的一辯随後發言。她是一位思維嚴謹的哲學系學生,從形而上學角度質疑了"有限中的無限"這一概念的邏輯合理性,并強調了認清有限性、接受有限性的重要性。

"正方似乎将'無限意義'等同于'豐富多彩的生活'或'深刻的主觀體驗',這是概念的混淆。我方認為,有限生命追求的應當是有限但真實的意義,而非某種虛幻的'無限'。"

立論環節結束後,進入駁論階段。孫佳作為省城大學的二辯,需要面對最大的挑戰——她不僅要在不熟悉的位置上發揮,還要應對對方強大的二辯手。

孫佳起身,深呼一口氣,眼神中閃爍着堅定的光芒:

"對方辯友質疑我們将'無限意義'與'豐富生活'混為一談,但這一批評忽略了意義本身的多元性和層次性。意義不是一個單一維度的概念,而是包含了價值、目的、連貫性和自我超越等多重維度。"

她從法學背景出發,引入了一個新穎的視角:"作為法律系學生,我一直思考公平正義與生命意義的關系。法律的核心精神之一,是保障每個人——無論背景、條件如何——都有追求自身價值的平等權利。這種普遍性恰恰體現了意義追求的一種'無限'特質——它不受特定條件的限制,而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基本權利。"

孫佳舉例說明了弱勢群體如何通過社會參與和權利維護找到生命意義:"當一位殘障人士通過法律手段争取到平等就業權利,他獲得的不僅是工作機會,更是一種尊嚴和價值确認。這種通過公平正義實現的意義體驗,超越了個體局限,連接了更廣闊的社會價值網絡。"

她的論述雖然與原定的"創造與貢獻"維度有所不同,卻以獨特的視角豐富了團隊的整體論證,展現了意義追求的另一重要維度——公平與正義。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