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是一種藝術,而藝術的精髓在于自我覺察。當我們真正理解自己的内心時,才能向他人敞開心扉。" ——卡爾·羅傑斯
"溝通中的自我察覺,是關系健康的基石還是束縛真實表達的枷鎖?"
金秋十月,省城大學辯論賽決賽現場座無虛席。主持人念完辯題後,八位身着正裝的選手分列兩側,正方持"基石論",反方持"枷鎖論"。會場燈光璀璨,照亮了每位辯手緊張而期待的面容。
坐在正方首席位置上的是個圓臉微胖的年輕人,他的胸牌上寫着"黃胖胖"三個大字。這個不同尋常的名字引起了觀衆席一陣善意的笑聲。與他一同參賽的隊友——李書雅、張文博和周思敏,都是校園辯論界的知名人物。
黃胖胖并不在意衆人的目光,他微笑着整理了一下領帶,目光掃過對面的反方辯手——特别是那位面容冷峻的首席辯手藍明月。藍明月在校内有"辯壇冰山"的稱号,言辭犀利,邏輯嚴密,已經讓無數對手敗下陣來。她身邊坐着的□□、趙琳琳和陳志遠同樣實力不俗。
主持人宣布比賽開始,黃胖胖起身走向話筒。會場立刻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這位特立獨行的辯手身上。
"尊敬的評委老師,親愛的觀衆朋友們,大家好!我是正方一辯黃胖胖。"他的聲音溫暖有力,像一杯剛煮好的熱茶,讓人感到舒适親切。"今天,我想從一個簡單的例子開始。"
"假設你的伴侶約定十一點回家,結果到了十二點半才回來。面對這種情況,你可能會說:'你在外面玩得那麼開心,有想過我嗎?'這句話帶着指責,很容易引發争吵。但如果你說:'我以為我們今天有時間可以相處,結果變成這樣有點可惜。'對方可能會回應:'對啊,我本來也想早點回來,但後來被朋友拉住了。下次如果晚回來,我會先打電話告訴你。'"
講台下的觀衆若有所思,不少人悄悄點頭,似乎在回憶自己類似的經曆。
"看到差别了嗎?前者指責對方,後者表達自己的感受。正是這種自我察覺與表達的方式,讓關系變得更加健康。"黃胖胖的眼睛掃過全場,與每一位聽衆建立着無形的連接。
"美國心理學家馬歇爾·羅森伯格曾說:'暴力的根源在于人們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需求。'當我們能夠察覺并準确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需求時,溝通就不再是戰場,而是搭建理解之橋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