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樂的茶飲店“來樂”正式開業了。店址選在東苑食堂東門大堂的轉角處,好的店面選址是那裡本來沒有它,它突然出現後,你覺得那裡本來就應該有個它。潘樂從菲菲家回到白城後,便着手制定了詳細的計劃書,并請小叔幫忙把關。經過幾輪修改,兩人都覺得方案成熟後,潘樂将計劃書恭敬地遞給了父親過目。
潘父看後非常滿意,不僅出資支持,還挑選了幾名得力幹将随潘樂前往沿海地區考察培訓。這些員工作為初創團隊,受命調到禹市協助少東家潘樂的創業,潘父還特意叮囑潘樂,等一切順利過渡後,要在禹市當地培養自己的員工,這才是長久之計。同時,他也提醒潘樂,雖然有的崗位技術門檻不高,工作内容也簡單,但自己也需抽空掌握,以備不時之需。
“來樂”不僅引進了熱賣的奶茶類冷熱飲品,還推出了春夏秋冬不同季節的限定中草藥茶,以及幾款常青款茶品,如有益于女性健康的紅糖姜母熱飲和有助于消化減脂的花草飲。潘樂還巧妙地将中草藥茶包作為附加産品進行銷售。
開業初期,“來樂”生意異常火爆,每天都排起長隊。潘樂借助開業優惠活動進行了問卷調查,為未來可能開設分店所需的客流數據做了歸口統計。他還定期分析後台銷售數據,了解産品表現、備料情況和選品計劃。會員制和不定期的特惠活動也被潘樂玩得風生水起。此外,潘樂采納了菲菲的建議,聯系學院主管部門聯合組織了勤工儉學項目,順道建立中短期用工池子,并積極花錢冠名支持學院的大小活動,一時無兩。
劉岘青記得陳威家裡是做茶葉生意的,她征求了陳威的意見後,準備帶他一同參加潘樂的開業祝賀飯局。飯局前一晚,岘青向菲菲簡單介紹了陳威家的茶莊,他家的茶莊是禹市五峰茶葉商會的副會長單位,他爺爺年輕時是五峰當地最大制茶廠的一把好手,後來帶着一身過硬手藝下海闖蕩,近些年更是被邀請參與制定了當地毛尖的分級标準,口碑一流。
禹市本土的茶行有兩塊金字招牌,五峰采花毛尖和宜紅紅茶。目前,“來樂”的茶葉類飲品供應商主要來自白城的玉露茶和利川紅,但商人向來不懈追求質優價廉的原料疊代,年輕的潘樂也更願意嘗試新事物。陳威和潘樂見面後,關于茶葉的交流讓兩人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當下約好周末去陳家在禹市茶葉城的店面品茶詳聊。
随着“來樂”生意的火爆,學校内陸續新開了多家茶飲店,甚至有一些知名品牌的加盟店進駐。學校裡禹市本地生源占比較大,潘樂有意在禹市本地尋找更多供應商,将“來樂”進一步本土化。他希望通過引入更多禹市本土來源的原料融合進自家的産品,将品牌與禹市進行深度捆綁。他計劃在品牌包裝上融入禹市方言元素和名勝景點,同時把控提升品質,比如根據顧客反饋嘗試推出低糖和無糖類産品。
面對學校内其他茶飲店的擴張競争,潘樂反而沉住氣,不急于開設新店。他對菲菲說,從一開始,他的目标就不在學校,而是希望将“來樂”開到禹市的市中心。他堅信,既然星巴克這樣的非本土品牌能在禹市城芯立足,他也要将“來樂”打造成第一家進駐禹市城芯的本土茶飲品牌。在此之前,他計劃在學校店内以小成本實驗的方式嘗試各種想法,為未來的發展打下基礎。
潘樂在生意場上展現出的胸有成竹和運籌帷幄讓菲菲欣賞不已。而菲菲的父親爸爸作為幕後技術專家,他技術支持下的中草藥飲品的受歡迎程度也在走高。作為店内的差異化品類,中草藥飲品正在培養着自己的消費群體。潘樂希望它能細水長流,菲菲則笃定地說:“作為中國人,我們基因裡對這些傳統産品的熱愛早已深入血脈,時機到了自然會覺醒。”潘樂喜歡菲菲這種笃定的“胡說八道”,而岘青則笑稱他倆是“王八對綠豆,看對眼兒了”。
潘樂一行人去找陳威時,菲菲特意叫上了岘青。岘青起初推辭,說自己不懂茶,去了也沒什麼用。菲菲卻拉着她說:“就當陪陪我吧,不然他們聊生意去了,我一個人坐在那兒肯定會被大人們問東問西,我最怕這些了。”岘青拗不過,隻好答應。
到了茶葉城,陳威遠遠看到潘樂,快步迎了上來。他帶着大家上了二樓。陳家的店面位于進門第三間,共有三層,裝修得古色古香。每一層都設有大茶桌,供客人品茶。一樓主要銷售通貨茶葉,茶桌是榆木的,上了明亮的淺色漆,茶座是圍坐式的,落座更随意一些。
二樓的茶桌則顯得考究,桌子重很難推動,摸上去應該是烏金木,調了漆刷上有幾分紫檀的味道。這張茶座的布局,通常由店主親自為客人泡茶,顯然這層擺放的茶葉陳列花了心思,不似一樓盡可能多的把貨品種類展示出來,總能有一款打動客人。而二樓的茶葉的擺放更體現“少而精”,讓茶葉自己發光,讓沖泡出來的茶湯自己說話,這些都需要懂行的人才能辨識。自然二樓的茶品質更高,價格也更貴,一般隻有懂行的客人會被請到樓上。
陳威和潘樂就着沖出來的茶,就口感、産地、制茶工藝和近些年的價格波動情況等生意相關聊了起來,岘青和菲菲對生意經沒什麼興趣。陳威便從二樓的屏風後打開一道門,讓她們上三樓休息。
三樓的裝修最為豪華,未開燈時室内光線略顯昏暗,但一整套紫檀木家具已經借了微光,自顧自流動着寶光。羅漢床兩側的花幾上擺着的佛手香果,已經微微泛黃,而冬日裡的開過來水仙花還在,更顯雅緻清麗。
開燈後,岘青注意到牆上挂着一幅貨真價實的缂絲紫衣觀音像。缂絲工藝複雜,對桑蠶絲的選取要求極高,通常需要輯裡湖絲才能呈現出上好的光澤。這幅觀音像隔着玻璃,衣袂翩然,眼神慈悲,手持淨瓶,栩栩如生,仿佛神仙降臨。這樣一幅繡像價值大概在中六,且通常隻在小衆渠道流通,屬于人傳人人帶人的獨樂樂。尋常人很難有機會親眼見到,更别提收到家中珍藏,很是要花些心思。
另一側的牆上挂着一幅字,寫着“斯是陋室”,岘青對照看了不禁莞爾,更覺得這字裡看似自謙,實則透着幾分自得。她猜想,陳家老爺子大概是個自視甚高又帶點幽默趣緻的人。
三樓不僅是品茶的地方,還陳列着精美的茶具和不同年份的各色茅台,顯然這裡是用來招待帶有朋友性質的貴客的。沙發上的靠墊都是蠶絲宋錦,圖案清晰。羅漢床上的靠墊是藍金大小團花紋樣,圈椅上則是藍金定勝紋樣,藍色底色在宋錦紋樣裡算不上明豔,但這兩色宋錦布料都夾了織金,底色深藍鑲了金邊,細看添多幾分貴氣,這一套宋錦裝飾配得恰到好處。
菲菲對這些并不感興趣,最近她幫潘樂忙新店開業,累得夠嗆,此刻靠在圈椅上睡着了。岘青找了一塊蓋布給她蓋上,自己則輕步走到百寶閣前,隔着玻璃細細觀賞裡面的物件。其中有一個小小的花盆,插着珊瑚枝條,埋着各色珍珠、水晶、綠松石和南紅;還有一柄精美的新疆英吉沙小刀,刀柄上的花紋精緻細膩。
岘青正彎着腰仔細端詳,陳威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膀,怕吓到她。岘青指了指睡着的菲菲,示意先下樓等一會兒,她和陳威先下到了二樓。原來潘樂和陳威已經聊完了生意,潘樂去了洗手間,陳威則惦記着上樓看看岘青。岘青下樓後告訴潘樂,菲菲累了,正在三樓睡覺,建議等一會兒她。
起初到店時,由于一樓客人較多,陳父陳母忙得抽不開身,隻是簡單交代了一句“好好招待你的同學”,便匆匆擡頭看了兩眼菲菲和岘青,又去忙了。他們坐在二樓,陳父還在樓下招待客人。
等到幾波客人離開後,陳母抽空洗了一些水果端上來,看到岘青下樓,滿臉笑意地迎過來,似乎準備大談特談。岘青見狀,面露難色,微微後退。陳威立刻接過果盤,用方言和母親小聲交流了幾句,陳母笑呵呵地下樓去了。
陳威将橙子切成幾瓣,遞給潘樂和岘青。岘青拿了一瓣,嘗了一口,贊歎道:“很好吃,很甜。”
她接着對陳威說:“把小刀給我吧,我喜歡直接削皮吃。”
陳威笑了笑:“我來吧,你等一下。”他的大拇指微微翹起,用小刀靈巧地繞着橙子削皮,刀工娴熟,削完整個橙子都不斷皮,翹起的大拇指仿佛在給自己點贊。
岘青接過削好的橙子,咬了一口,笑着說:“哎呀,更甜了。”陳威看着她滿意的樣子,也開心地笑了起來。
潘樂突然打趣道:“你倆是在我面前秀恩愛嗎?再這樣我可要去把菲菲叫醒,讓她給我削橙子了,别太過分啊。”岘青一口橙子差點噴出來,陳威趕緊遞上紙巾。潘樂裝作一副沒眼看的樣子,轉身上樓去叫菲菲。
岘青正想開口緩解尴尬,卻看到陳威的臉微微泛紅,一時也不知該說什麼,隻得胡亂把橙子塞進嘴裡,心裡暗暗責怪自己嘴巴太不值錢的瞎說八道,她不該随意逗陳威。
潘樂把菲菲叫醒後,大家一起下了樓準備離開。陳父陳母熱情地送他們出門,叮囑陳威要好好招待同學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