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兩是很大的一筆錢——至少對這裡的村民來說。
村裡突然來了個陌生女人,用大家一輩子都沒見過的錢敲門買吃喝,正常人都會覺得這是山精來買命的。
村民們吓得立刻報村長,膽小的去找神婆,膽大的抄着棍子就圍住了姜玥。
好在村長見多識廣,他見姜玥神志清醒,又細皮嫩肉,隻當她是哪個官家貴族的逃奴偷了銀子跑出來。
“也是可憐人。你老實點,别惹事。”
姜玥趕緊點頭答應。
隻是那二十兩銀子,到底也沒花出去——原因簡單,幾家人的家底都湊不齊該找給她的銀子,更沒人願意拿着銀子跑腿去鎮上化成銅闆。
姜玥的日子,實在……很艱難。
面對姜玥這個“弱不禁風的逃奴”,不少村民都會發善心,願意勻她半碗粥、給一碗水——誰家都不富裕,肯給她飯吃,也是看在村長的面子上,順手幫一把苦命人,積積德。
糙米粥難喝,柴房難睡,但姜玥不敢嫌棄。
她很努力地想要融入這裡,但排外的村民還是不喜歡這個生面孔——姜玥聽不懂話,不會幹活,笨又嬌貴……鄉下人不喜歡的缺點,在她身上都湊齊了。
而事實是,姜玥……真的盡力在學了。
幫東屋撿柴、幫西家燒火,她不得要領,所以忙活一整日還沒小孩兒半天幹得多。姜玥隻能老實忍着白眼嘲笑,不敢多說話。
畢竟,她沒給旁人添亂就算好的了。
除了不會幹活,語言也是大問題。
她知道華夏民族多,但沒想到此地方言和普通話相比,差得不是一點半點。
村民聊天時,她努力擺出一張笑臉,假裝無知蹭着“聽聽力”——可憐她還沒能聽懂村民說什麼,就已經能從他們的表情裡讀懂大家對自己的猜測、鄙夷和議論。
姜玥最先聽懂的是罵人的話。
小孩子罵她“叫花子”、“怪樣懶婆娘”——姜玥心裡難受。
百口莫辯,沒法說從前……
——她之前不是這樣的,她明明……工作時也收到很多好評。
姜玥隻能暗下決心,努力自力更生。
……
當她能磕磕巴巴地與人溝通時,姜玥找到了村長,認真請他幫自己在這裡安居。
村長闆着臉,上下打量她,然後非常不客氣地開口:“十五兩銀子……能辦地契、房契,但沒有戶帖。”
姜玥立刻感激答應。
不到三天,她就得到了屬于自己的小窩——離村子有點遠的、位于東邊靠近石頭嶺樹林的一間棄屋,以及附近五畝、不算好的坡地。
當然,好心的村長媳婦,還幫她配齊了全套的生活用品和四季衣裳。
幾個月後,姜玥才從其他村民嘴裡得知,村長那個黑心肝坑了自己好大一筆銀子——“都是沒人要的,你住進去都沒人管嘞!好好修屋子也花不到二兩銀子……”
可姜玥還是心懷感激。
畢竟,村長隻是坑錢而已。在被認為是“逃奴”的情況下,村長沒報官府、沒搶劫打死自己,還肯給自己條生路,已經很幸運。
再說,要不是村長發話,村民們也不可能接受姜玥這個“逃奴”——盡管姜玥多次否認,但其他人大概是不信的。
她努力想要擺脫“逃奴”的刻闆印象——等什麼時候,天下大赦,村長就能帶自己這個一不小心丢了身份證明的“良民”,去官府辦理良籍戶帖。
————
即便有了屬于自己的落腳處,生活還是很艱難。
作為現代人的姜玥,是真的什麼都不會。
做飯劈柴、下地種田,生活小事樣樣都要從頭開始學。她手上磨得都是血泡,可活沒幹多少,結痂就又裂開。
她顧不上休息,隻想盡力活下去。姜玥需要糧食,她怕自己秋天打不到糧,怕自己冬天被凍死餓死。
活着……要付出很多努力。
好在村民們也習慣了姜玥的“笨”。雖然她“嬌氣”又沒生活常識,但勝在态度很好。所以但凡姜玥上門請教,他們也都樂意指點一二。
但聽别人用嘴講經驗方法,姜玥還是經常搞不明白。于是她就隻能低三下四,老實等其他村民有空時,再請求幫忙指導。
可……誰會有空總去她那裡幫忙呢,自家的活計還不少沒幹完呢。
姜玥咬牙堅持着……日子太苦了,火生不起來,水挑不動,菜園子的雜草砍不幹淨。眼看着就要沒米下鍋,可姜玥的地還沒種上呢。
那時,姜玥真的以為自己要餓死。
還是一次偷聽小孩子講話,讓姜玥有了靈感。
耕牛是重資産,村裡隻有富戶家才買得起耕牛。平時幹活,沒牛的村民就得向有牛的人家借牛,還得支付借牛費。
平常幹活想借牛,大多數時候都能借到。可農忙時就麻煩了,村民們得加錢、得排隊、得論親疏遠近。
那些和富戶關系一般、又沒錢加價的人家,隻能自己背犁了。但用人犁地,哪有用牲口幹活兒快呢。再累也得忍着,要不冬天就得餓肚子。
于是,姜玥咬牙,用自己所剩不多的銀子買了一條瘦耕牛,再主動借給别家幹活。
她借牛的費用很低,相比村裡其他家,可以說低到幾乎沒有——比如教她使鐮刀,比如幾棵好活的菜苗,甚至半碗糙米也行……不拘價格,隻要雙方講好了,就能用牛。
姜玥不收銅子兒,還答應用這些地裡長的、不值錢的東西換——村民們自然很歡迎。
誰家攢錢都不容易。省下來的銅子兒,要用來日常買鹽、年節割肉吃呢。多攢一分是一分。
姜玥的示好起了效果。
很快,在其他村民的幫助下,姜玥的菜園子總算搭起來了,雜草也清幹淨了,她還養大了兩隻小雞。
甚至,姜玥還學會了牽牛犁地——再歪歪扭扭,也是她親自扶着犁的。
雖然撒種的時間晚了些,但在村民們七嘴八舌的指導下,在姜玥本人勤奮又笨拙的努力下,她竟也在秋天收獲了不少糧食——隻是姜玥自以為的“不少”罷了。
外人都笑話她,種地種得太胡鬧,甚至不如随便撒一把種子打的糧食多。
總之,一年過去,姜玥的生活也算走上了正軌——她過得還不錯。
知道了種地的基本流程和時令,還自制了不少幹菜,甚至她還趕車去集市上賣過兩次雞蛋,再加上秋天賣糧,姜玥的生活雖然不富裕,但也終于沒餓過肚子。
甚至……因為黑衣人給的立命銀子還沒花光,她竟然有底氣奢侈地買白米吃。
隻是一年忙到頭,她掙的不算多的錢都吃進了肚子裡。
……
風停了,日頭暖融融。
姜玥聽見牛在哞叫。
——所以,現在的生活不是幻覺。
姜玥站起身,左手撿了碗筷,右手提起長凳重新走回院裡。
該給牛添水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