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問菩提思量間,地僧無塵提出請他出手相助梵宇解封一事,被問菩提毫不猶豫拒絕。
連禅師這個聖域出身的渡生之劍持有者都不得不藏下自身異常、再三藏拙,他這個前世被三教法宗判死、再生一事也被儒道懷疑是梵宇作秀的罪人怎能光明正大出手相助。
法度比妖魔更吃人。
在問菩提被佛劍分說叫走單獨談談,地僧無塵為其他人解釋為何問菩提拒絕出手援助的理由後,玄業腦子不由閃過這句話。地僧無塵說得太含蓄,劍默言聽不懂,但玄業聽懂了。
前世的罪按在現在的人身上。就算聖菩提之子真的是轉世再造又如何,他既繼承了前任問菩提的一切、也必包括前任問菩提的罪。不至于立即喊佛劍分說再來殺一次,也必然受三教法宗監督、不能光明正大入世活動。
即使是以援助梵宇之名。
玄業想了想,隻覺得法宗事多。昔日靈雲寺,元佛子一再為熒禍破例,不惜與罪佛敵對、破壞三教圍殺問奈何之機,但罪佛卻仍費心将人護下。
有的事情不是不能,而是不想。
問菩提前輩還是人太好了,不願麻煩他人的性格,不似慈悲為懷的佛者更似早慧懂事的孩童。
萬般思緒如煙過眼,直到地僧無塵向他身後敬稱“聖虔者”,玄業才察覺問菩提回來了。回頭,最先看見的是佛劍分說,其次是晚了他半步的問菩提。
莫名有種被騙的感覺湧上心頭,玄業壓下想出口的洩氣聲。認真聽聖行者的破牆大計。
在人手不足、人均戰力水平也堪憂的情況下,佛劍分說提出讓他人受他聖力灌輸持佛牒、破霧牆的偷梁換柱、暗度陳倉之計。首先需要一個所有人都不覺得他有能力破霧牆的執行者。
“我可以!”劍默言上道應聲。
其次是協助者需要能完全抵擋隳魔衆的阻攔。
“這就交給我們吧。”地僧出聲應下,身後水僧與禅師同樣點頭。
最後是一個能夠統籌全局随時接應的人。
“菩提可以擔任。”旁聽的靜如禅一口替問菩提應下,得到問菩提的注視。靜如禅隻是微微一笑,然後輕松無視了問菩提質問的眼神。
但問菩提沒辦法對佛劍分說的目光說不,于是他隻好拖人下水。
“若論扭轉戰局,再沒比渡生之劍更适合了。”
與佛牒一樣同為佛門聖劍,渡生之劍的特殊早在衆修者心中留下印記。如今一提,衆人目光便不自覺移到渡生之劍持有人的禅師玄業身上。
“恐怕,不大能。”玄業委婉拒絕。
“渡生之道無關善惡、佛魔之分。萬物皆有靈,衆生無貴賤,故蓮華不生分别心,隻視衆生苦難,自化金霖滅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