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所道,常世所稱,女子的心性更混沌些,最受塵世諸苦,又少靈光,不得解脫。凡廣陸上下萬年,以女身聽神之事,古來未聞。然凡世得和平繁榮,便有中府灑落金黃神威,輻射四方,無論男女,貧弱或老少,由是喀朗大神對普天生靈一視同仁,特為關愛弱女幼子。我那時既已得出入中府神國,自然承大神意願,每回東鄉,必察知族内婦孺狀況,細明有否強男霸淩,夫妻不睦,兄弟阋牆之事。得幸,天眷顧我雖多時遠遊四處,方是我乃族長時,我族生丁興旺,繁榮興盛,男女老少,每至我歸家,當歡宴數日,以我為榮。我亦不推辭,因平日向在天人交彙處,難得察覺凡俗生活,知其往來情态,歸家之時,正逢四處張望,心趣得滿。
塵世不似修行之野,繁花錦簇,喧嘩不斷,少見孤獨,亦不若天地吐息,浩瀚公正,廣邈無情,春光燦爛,桃李芳菲時,無處不親,無處不愛,六鄰八鄉,歡聚相扶。杯中美酒引人醉,風光和煦融鐵心,我常在宴中坐數日,看衆人歡慶,至于不注意我的地步,隻我以平日侍奉神意的慣常,觀照他們生息的痕迹。
如今,我之老宅,已付火不言,那花宴的庭院,卻始終留我心間,已是三千二百年 ,那時忽萌我心中的領悟,如今也不減。我忽悟長生于人無用,恐因為凡人命數幾何,到底似若蜉蝣,耳聾目盲,為天地幻境所欺瞞,朝生暮死,一日之内而已。我耳中紛纭,聽其愛語,終能一笑。
其道親愛,實則自愛,其與人遊,終為物亂。如是觀之,後來諸事,實乃天定。天道蒼茫,我已聆之盡生,仍不能解,惶恐大幸。
數年後我便辭去家主之位,交與倚泉。他是族内有靈之人,心性難量,卻遲遲戀世,不願随同,我此舉,亦為督促他,舍棄塵緣。他個性單純,自難量塵世冗雜,然恐為一念,始終堅持,不論勞苦。
他後來也同我一道,在野修行,因其妻死于難産。我回東鄉迎接,見他在棺上痛哭,不願離去。這尚是他入封魂棺前,我最後一次見他哭泣。我對此印象深刻,因在凡人間,他所言,是我聽過最深刻的愛語。
你受了多少苦——倘能緩解你的難,讓我做什麼都願意!
對你的苦,我無能為力,甚至憎恨上天——這倒是有氣概!倚泉便是這樣的人。他後來随我修行,對自己的痛苦,未有任何怨言,隻是每想起妻子,仍默默流淚,我以為奇,故念如今。
長生之苦,無以兩擔,這也是天命,他後來必是懂得了,始終協助我,莫有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