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銜月照春山 > 第148章 又是他們!

第148章 又是他們!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他的吻從她的額頭,眼睑,臉頰蔓延到酒窩、鼻尖、嘴唇,歎息不斷,似品嘗,又似回味,“好月兒,乖乖,你真是我的寶貝!”

……

水半溫時,鐘五把江銜月抱出來,此時她已經動彈不得,任由鐘五擺布。

鐘五很想再做點過分的事情,但是看看浴桶,還是作罷……她已身魂半散,他們來日方長。

-----

一整天鐘五的心情都很好。

傍晚,夕陽正好,他左手抱着阿植,右手抱着小羽,晃悠着逗他們玩兒。

羅盤和沙漏扒拉着他的大腿,要看倆寶,他彎下腰,正要給它們看一眼,柳昭明來了。

他甩下兩隻兔子,大馬金刀坐下,“五郎,弟妹,你們跟茶攤的陶叔陶嬸相熟?”

鐘五挑挑眉,不是帶你見過嗎?

“怎麼啦?”他問。

柳昭明罕見地不自在起來,坐姿從江湖草莽般的粗犷随意變成小家碧玉似的矜持拘束。

鐘五:“……有話直說。”

“咳!”柳昭明清清嗓子,“也沒事,就是,就是……”他臉都憋紅,才吐出一句,“你們知不知道陶叔茶攤旁邊,有個賣絹花的小娘子,陶嬸帶着的,那是她什麼人?”

蚊子嗡嗡似的,要不是鐘五耳力靈敏,根本聽不清。

江銜月幹脆就沒聽清,她勾着腦袋從竈房窗子裡往外瞧,向鐘五投去一個疑問的眼神。

鐘五沒忍住沖她展顔一笑,江銜月不自在地錯開眼。

幸而柳昭明沉浸在自己的情緒裡,沒瞧見。

鐘五收住笑問他,“你什麼時候瞧見的?我們沒見過陶嬸兒帶的小娘子,隻知道陶叔陶嬸兒家确有一兒兩女,隻是兩個女兒已經出嫁,兒子年紀尚小,在學堂念書。”

柳昭明眼神一暗,難道是别人家的媳婦兒?

江銜月把水管移到一側,清涼的水流洩下,她心神收斂,臉上的熱意也消散些許。

她一邊洗菜,一邊問道:“那人什麼年紀?什麼打扮?陶嬸兒家的兩個姐姐,一個已過花信之年,另一個稍小一些,兩位姐姐我見過,大姐姐幹脆爽利,二姐姐随陶嬸,溫柔和氣……不過若是在茶攤旁擺攤賣絹花,應當不是她們兩個。”

柳昭明面色微赧,“我清早去白石橋賣野物,見陶叔陶嬸攤子旁,有一個一二十歲歲的女子,吆喝着賣絹花,後來不知怎的,過來三個混混鬧事,那娘子很是厲害,拎着茶攤竈膛裡的火鉗子就朝幾個人沖過去……”

“咳!”鐘五嗆住,他放下杯子,不由朝江銜月看過去,江銜月也看過來,兩人不約而同,露出心照不宣的笑。

鐘五換個方向,坐到柳昭明旁邊,輕輕推着搖籃,道:“你仔細說說?”

江銜月豎起耳朵認真聽……

-----

這大概是與當初鐘五和江銜月相似卻又截然不同的故事。

小娘子正是陶嬸兒的二女兒——陶寶珠,她本自幼定親,嫁到清源縣南鄉的南池子溝,奈何成婚三年無所出。她婆家認定是她不能生,将她休棄……她剛回來,陶叔想着兩口子還是要好好過日子,想着去那邊再說說的,誰知就趕上那邊正辦喜事……陶叔氣得三天吃不下飯。

江銜月了解事情始末,也是唏噓感歎……怪不得陶嬸兒說,寶珠姐原來是個最活潑不過的性子,嫁了人反倒和氣内斂許多,卻原來不是性子變了,而是環境變了。

反倒是寶珠看得很開,“我正好不願意同他過,離了正合我意,便是他不休我,等我忍不下的時候,也要休了他!”

陶嬸兒溫婉秀麗的面龐也顯露幾分清愁,“你這脾氣,才好幾天,就又放肆起來……”

寶珠依着她的胳膊撒嬌,“娘,我如今這樣不好嗎?那幾年,你們都說我變好了,可我一點都不快活……”

陶嬸兒摸摸她的頭發,歉意地朝江銜月笑笑,“你瞧瞧你,多大人了,還不如你月兒妹妹沉着穩重。”

江銜月笑道:“姐姐這樣才好呢,這是跟你親呢……”

幾人聊了幾句閑話,江銜月又問:“我聽說有人去鬧事,是怎麼回事兒?”

陶叔倒不大在意,擺擺手道:“還是那幾個人,外強中幹的貨,估計就是受陳達庸那混球的指使過來鬧事,幸虧柳壯士經過……啧啧,柳壯士厲害呦,跟五郎一樣一樣的,怪不得他們倆交好!這回我可沒便宜他們,直接送衙門了,就算是要當堂對質,我隻管跟他對質,這回不把他們仨整治乖,我這茶攤就跟他們姓!”

江銜月點點頭,“前年那回,他們也是受人指使,隻是我們當時沒拿到證據,後來才不了了之。不過,背後指使的人早就伏法。這回希望衙門能好好審審吧,最好能供出主謀來,以後才得安生。”

陶嬸道:“可不是,隻有千日做賊的,哪有千日防賊的,他們能來鬧一回,就能來鬧第二回,這回他們找的混混,下回如果找上強盜了呢……老陶,你可不能不經心!”

“我省得,我省得!”陶叔笑道。

實則不用江銜月和陶家操心,鐘五和柳昭明心中有數,又有鐘三、鐘四在衙門時刻關注着,他們這邊基本上能第一時間了解到事态發展。

三個閑漢的确是寶珠的夫家派人指使的,确切地說應該是寶珠的前夫陳達庸和他續娶的媳婦兒朱氏,兩人合謀主使的。

說來也巧,三個閑漢前年在鐘五和江銜月手上受了一番教訓,多虧癟三軟硬兼施,他們才沒把人供出來。

隻是沒想到他們剛出來,癟三和劉氏就進去了。三人心中惶惶,生怕再牽連自己,便逃逸他鄉。也沒走遠,就去了清源縣南邊的山溝裡,正是朱氏所在的村子朱家嶺,與南池子溝相隔不遠。其中一個跟朱氏又有點沾親帶故的關聯,這才有了前幾日這事。

三個混混不是初犯,他們沒有固定生業,平日裡偷雞摸狗、不務正業。結夥勒索詐騙,衙門早對他們深惡痛絕。陳達庸和朱氏又是背後主使,情形更加惡劣。最終以光棍例定罪,統統打了闆子判處流放。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