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跟着換個方向,仰頭哄道:“是不是小家夥又鬧你了?腿疼不疼,腳酸不酸,我幫你揉揉?我晚上拿熱棉巾給你敷敷肚子,我們再擦點奶霜,好不好?”
他說着,一邊力道适中地揉捏她的小腿,一邊低聲跟小家夥打商量,“你是個好孩子,不許……”
“噗~哼~”鐘五一句話還沒說完,江銜月先笑了,笑一下又憋回去。
鐘五戳戳她的酒窩,“想笑就笑,幹嘛憋着!怎麼突然開心啦?我都還沒跟寶寶說完呢!”
江銜月扯扯他的袖子,讓他起來,“你别蹲着,腿一會兒要麻的。你也不要這樣跟寶寶說話!”
“為什麼?我這是跟他打商量,又不是批評他。而且,他這樣鬧騰人,挨頓批評也是應該的。”鐘五搬個石頭墩過來坐下,繼續給她按揉。
“他犯錯你才能批評他,他又沒犯錯。而且,鬧騰我的是你,不是他!”
“為什麼?”鐘五很驚訝,還很委屈……孩子還沒出來,孩兒他娘的心就偏到沒邊,等他出生,孩兒他娘跟前還有自己站的地兒嗎?
“他又不是自己選擇出生的,是我們把他帶到這個世界上的,那我們是爹娘,他犯錯,我們應該好好教他,不應該批評他。更何況,他現在還不會犯錯呢。”
很有道理,鐘五點頭,但還是委屈,“我沒有批評他呀,我在跟他商量。”
“我不是說你不能跟寶寶說不許,而是你不要跟他說‘你是個好孩子’,你不知道,這是我爹才會說的話,你說起來,太滄桑了!”
江留青遇見一個欣賞的年輕人都要誇人家“你是個好孩子”,這幾乎成了他的口頭禅,江銜月每回聽到這句話腦海中會自動轉換成她爹的聲音語氣,甚至會浮現她爹說這話時的面容神态,簡直不能更快。
鐘五一想,還真是,嶽父特别愛這樣誇人。想當初,對着他就是一口一個“你是個好孩子”,對着他爹也總愛說“你們五郎真是個好孩子”。現在他成了嶽父的女婿,嶽父的話就變成“我們五郎是個好孩子”“我們月兒是個好孩子”“我們旭哥兒也是個好孩子”。
“那我們要怎麼叫他?要不我們先給他起個小名吧!”
江銜月很感興趣,“那起個什麼小名呢?”
鐘五沒什麼思路,他不大會取名字,他們兄弟幾個都不大會取名字,因為他爹就不大會取名字,要不他們兄弟幾個也不會這麼大還叫大二三四五六郎。
但是嶽父家的人還挺會起名字的。嶽父是“留”字輩,他們兄弟四個取名就是“芳善青春”。
到他媳婦兒這一輩,三奶奶家是從三點水,一個叫“海”,一個叫“濤”,都是平常字,聽起來卻寬廣豁達。二哥的名字取意于生生不息,三哥的“旭”字是光明,希望之意。
他媳婦兒的名字更講究一點。“銜月”二字,一則暗合她的生辰,即為含着月亮出生;二則,月亮象征團圓美好、高尚純潔,這名字寄托嶽父嶽母對她的祝福;三則,“銜月”諧音“弦月”,圓月滿弦月缺,她生時圓滿,就要在名字裡留這一點缺,既是消災避邪之意,也是給她這一生都留有餘地。
這幾代人足見江家血脈裡就很有取名的天賦,嶽母更是個中翹楚,想來他媳婦兒也會青出于藍勝于藍……反正“沙漏”和“羅盤”這倆名兒起得就很好嘛,要是他,他肯定就叫倆崽兒“大黑”和“大餅”了,就算超常發揮,也頂多叫“少白頭”和“圓腦袋”,聽着就沒什麼水平。
“你來取吧!”鐘五摸摸江銜月的肚皮,孩子肯定也想讓娘親取個好聽的名字。
“我取啊?”江銜月歪着頭琢磨,“那就叫小羽吧,或者叫阿植,男孩女孩都能用!”她一邊說,一邊在鐘五手心裡寫。
“叫小羽好,你喜歡羽毛,而且鐘羽,既是‘終于’,又是‘終遇’,還是‘忠于’,聽起來輕盈靈動,好聽又好記!真好!我們月兒果然很會取名字!”
江銜月:“……”
她都不知道該不該告訴鐘五,他每回說‘我們月兒’,完全就是哄三歲娃娃的語氣,還是不聽話那種。
“叫阿植也好,既有值得的意思,又有種植之意,還與忠直同音,希望他以後紮根土地,堅韌蓬勃,茁壯成長。月兒,你這兩個名字取得都好,不管我們生的男孩女孩,都叫這個名字吧,一個當大名,一個當小名,寶寶肯定也喜歡,是不是?”
鐘五貼着肚皮輕聲問。
寶寶像是給他回應似的,又是伸拳頭,又是踢腳的,把娘親肚皮撐得鼓起來。
鐘五趕忙哄,“好了好了,知道你喜歡,你安生點,可别施展拳腳了啊!”
江銜月:“……”
咋感覺有點不對勁呢。
至于是哪裡不對勁,江銜月也說不出來,孩子的大小名就這樣定下來,至于哪個當大名,哪個做小名,等孩子長大自己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