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他們十畝堰塘,就是再拉兩車藕種也不一定夠種,但是清源縣東西南北鄉,各鄉種藕的人都多,他們就是把十畝地都種滿,收得的藕隻怕也不好賣,而且黃裡正家也存不下那麼多的藕種,隻好少種一點。
藕種也不貴,五文錢一斤,他們買的這兩車,有兩千斤,花了十兩銀子。
接下來就是請人種藕,江銜月想着直接多請幾天或者多請幾個人,讓人把藕種下,再把山下的水渠挖出來。
不過種藕之前,得先把裡頭的魚撈出來。
這魚還是去年在南河捉的魚投放到堰塘裡的,大魚過年的時候他們就撈出來,各家分一點過年吃。剩下的小魚長這一個冬天加一個春天,個頭也都不算小。
這也是個熱鬧事兒,村裡不少人都來看熱鬧,農忙的少站一會兒,忙過的有閑工夫的恨不得一整天都守在這兒。幸虧半月汀地邊留得寬,還壘得有石頭壩,不然隻怕人都要踩到地裡去,地邊都要被踩踏。
鐘五也沒請太多人,隻請了鐘大、鐘二和蔣家兄弟、林叔和林家兄弟以及幾個一起玩到大的發小。
柳昭明也來了,二話不說,就蹚水裡幹活,鐘五想着這也是他打入芳草灘的一個好機會,就沒有說話。
邊上人看着,也都躍躍欲試。鐘五是沒請他們,但他們要是下去幫忙,到時候,給别人都結工錢,還能差了他們的?
一個個都往鐘五那邊瞄。
鐘五隻是忙碌着,不肯遞話。他沒請太多人就是這個原因,實在是開山的時候,見識過有些人的脾性,不想再找他們。
“五郎,我幹活可行呢,插秧苗更不在話下,要不讓我也試試!”終于有人忍不住出聲,就是最初跟刨山楂的直愣子一組的一個閑漢。
“誰不曉得力行哥你勤快,隻是我就這麼一片堰塘,我們這些人一天就能種完,何必再讓你受這個累。這水可涼呢!”鐘五一邊挾一筐藕種下去,一邊道。
柳昭明擡起頭來,認真道:“五郎,你竟比我還實在!王大哥自願白給你幹活,你都不舍得他下水。”
衆人噗哧噗哧笑起來。
有人笑道:“力行,你要是誠心幫忙,直接學柳獵戶,跳下去不就得了,五郎還能把你推上岸去?”
王力行一聽這話,讪笑着往後退,“我才想起來,家裡老母讓我去買塊豆腐,瞧我,光顧着看熱鬧……”他自家活兒都不想幹呢,哪有這力氣給别人白幹活。
種藕幾個人下勁兒種,一天差不多能種完,但是他們都不是熟手,一早放水捉魚就用去大半晌工夫,今天想要種完也不容易。
鐘五也不着急,後頭活兒還多着,大家慢慢幹就是。
他請的這些人都不是外人,開得工錢也高一點,每天三十文。但是完全不管飯,連早上的饅頭也沒有。因為江銜月懷着身子,連自家的飯菜,鐘五都不舍得讓她伸手,更别說讓她做這麼多人的飯。
大家也都理解,這活計不錯,至少比去碼頭扛大包強些。那邊下死力氣的話,一天也能掙三十文錢,但是晌午總要吃點東西吧,這随随便便一花,高低不得花個五文八文的?
在這做活兒,離家近吃飯方便不說,還能吃得飽。再一點來說,都是自己人,鐘五也挺大方,像是撈出來的魚,直接就讓他們每人拎幾條回家。
就是每天管的茶水,也都見天不重樣,今天是茶葉,明天就是糖水,後天就是帶果味的水,還有一回竟然還有羊奶煮的茶水……
蔣應雄家的阿志和阿喜都喜歡往這跑,最開始是在半月汀的梨樹樁旁邊等着,等跟江銜月混熟點兒,他們直接就跟前跟後,幫着她提壺拎水,勤快得不得了。
蔣應雄都有幾分不好意思,“弟妹别麻煩,倆小子皮實着,再送茶水讓他們提過來就是。”
“沒事,就這兩步路,也不累。”江銜月笑道。
藕已經種好,現在開始挖渠,就在山腳下,她每天也能趁這個空散散。
而且,阿志和阿喜都是男孩,但也不過七八歲的年紀,讓他們幫着提個籃子帶個碗什麼的她還放心,拎茶壺她可不放心,萬一燙着怎麼辦。
忙活一旬,到三月底,溝渠總算挖成。深三尺,寬六尺,繞後山一周,長度有百丈。
為了固水土,鐘五又去拉石頭,順着邊沿圍一圈,圍好之後才将水渠和山澗、小溪打通。
過些日子,等蓮藕長大一些,堰塘裡還要再放魚苗。以免魚遊到河裡去,堰塘和水渠連通之前,他們還在堰塘上邊一點修了一個一丈高、兩丈長、六尺寬的石頭壩。
江銜月去看過。
石頭壩是用十幾塊差不多大小的大石拼成的,難為鐘五來來回回轉了好幾圈,才在石頭山那邊找到這麼多這樣的石塊,又喊着幾個人費好大勁才把石頭拉回來,疊放在土壩上。
這樣一弄,石頭壩看上去像是個漫水橋一樣,上頭每隔兩尺又放一塊一尺來高的方石做汀步,即便下雨漲水的時候,石面也能高過水面,供人通行。
她和鐘五都比較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