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銜月照春山 > 第58章 往這邊,往這邊!

第58章 往這邊,往這邊!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五哥,你發什麼愣,屋裡等着用泥漿呢!”

鐘五在窗戶外頭發呆,鐘六蹬蹬蹬跑過來喊他。

江銜月聞聲望過來,鐘五也回了神,“啊?哦!”

鐘六又噔噔噔跑回屋裡,一邊給他爹遞石頭,一邊嘀咕,“五哥真是的,回回看見五嫂都魔怔。”

他是不懂女孩子有什麼好看的,雖然五嫂長得确實不難看,又是他媳婦兒,但是哪有他這樣一天不落天天盯着看的?

去年在白石橋,還不認識呢,就盯着人家看。現在娶回家來了,還盯着看,就沒看夠過!

他三哥他四哥也很喜歡他們自己的媳婦兒啊,也沒見他們老盯着人看啊?

鐘老金看着這個不開竅的小兒子,搖了搖頭。

他還沒生老六的時候,覺得前頭五個兒子一個比一個精,等有了老六,他想這,個說不定是最精的那個。

結果老六慢慢長大,小時候還有些小聰明,等長大了還是那點小聰明,這是他親兒子,他都不好說他隻長個子不長腦子。

轉而又想,或許娶個媳婦兒就好了呢,他年紀也不小了,是該給他相看相看。

鐘老金想着,手上的活兒更麻利了。

他年紀雖然不小,但積累了一輩子的經驗,論起麻利細緻來,不輸幾個兒子。

一家人忙活了十來天,總算是将家裡的屋子全都鋪好。

鐘五也留了兩塊方正些的石闆,墊在了江銜月的嫁妝箱子下。

-----

轉眼已是三月初一,谷雨将至。

江銜月進門也快滿一個月了。

鐘五早說今天要帶她去甘露寺趕廟會,兩人收拾停當,出門跟陸氏報備。

院裡,鐘四悶着頭在自家屋門口轉來轉去,陸氏上前問,“怎麼了?老四。”

鐘四也不明白,昨晚上還好好的,晨起,秋娘突然就跟他怄起氣來,隻是不好對陸氏言明,隻道:“沒事,娘。”

陸氏歎了口氣,老四媳婦兒不愛跟幾個媳婦兒湊堆,老四忙着做活掙錢,整日裡不着家,她就一個人悶在屋子裡。

就是好好的人,在屋裡待的時間長,也給悶壞了,更何況老四媳婦兒本來心思就重呢。

“今兒個初一,天氣也好,你也陪着你媳婦兒出去轉轉,去縣城也好,去甘露寺也好,哪怕就是去山上,去河邊,去白石橋那兒轉悠轉悠呢,也是個散心的意思,可别讓她悶着了。”

鐘四點頭受教,進屋哄人。

這邊,鐘三和趙穗兒抱着鐘靜也要出門。

“娘,我們帶着靜兒去趙莊看看,晌午不用管我們了。”鐘三道。

趙莊,是趙穗兒的娘家所在的村子。

“去吧,去吧!”陸氏擺擺手。

“娘,我們去甘露寺了,晌午也不用管我們!”鐘五道。

“娘和寶兒要一起去轉轉嗎?”江銜月問。

鐘六竄出來,“我去,五哥,我也去,咱一起吧。”

陸氏哭笑不得,想着過兩天就要忙着春耕,怕是沒空閑出門,帶着大孫女兒出去轉轉也好,幹脆交代徐氏,“你爹晌午不回來,今兒個咱們都不在家,你把家裡這些瑣碎活計料理清楚了,要添置點什麼的話就也出去逛逛,趕回來做飯就行,寶兒我帶着了。”

說着,一行人出門往甘露寺的方向去。

後頭,徐氏翻了個白眼……果真新媳婦兒嬌貴,二月二進的門,這都三月初一了,還不舍得她幹活,還真當是自家養的小娘子不成?

她心裡嘟囔着,喂好牲畜,收拾利落出門去了。

-----

甘露寺離桃源裡不遠,沿路種的都是桃樹,枝幹扶疏,錯落有緻。現下剛開了花,深深淺淺,層層疊疊,豐腴豔麗,很是漂亮。

一行五人慢慢走着,不像趕廟會,倒像是專門來踏青的。

鐘寶兒不愛說話,倒是鐘六一會兒跑到前頭,一會兒跑到後頭,一會兒拉鐘五看石頭,一會兒又喊鐘寶兒抓蝴蝶,十分活潑。

陸氏看着活蹦亂跳的老兒子,恬靜乖巧的大孫女兒,還有走在自己身側郎才女貌十分登對兒的五兒子和五兒媳,心情也很好。

“今年桃花開得好,不過還是要疏花結的果子才能好。”

她交代鐘五,“咱家地頭兒和老屋附近那些抽空也得去看看,趕緊把花打了,要不影響結果子。”

鐘五應下。

江銜月倒是疑惑,她還沒去過地裡,也沒去過老屋,還真不知道有桃樹。

不過去年,鐘五去她家的時候的确經常帶桃子過去,還是本地不常見的脆桃。

陸氏拍拍她的手,“你不怎麼出門,還沒見過。要是回去得早,讓寶兒帶你去老屋那兒看看,那可是當年我和你爹一點點開出來,一棵棵種下去的,好大一片呢。

“本來想着種點别的,但種了兩年,收成都不好,幹脆就種了桃樹,桃子倒是一年比一年結得好。後來你爹說搬下來,我還不舍得呢。

“隻是那邊在山腰上,地勢高,确實不如如今這處宅地方便,才搬下來了。咱們搬到底下,也才十年出頭,老五老六他們,都是在上頭長大的……”

江銜月一路聽着,很是好奇,她迫不及待地想去看看。

-----

不過兩刻鐘,便到了。

遠遠就能看見山腰上高高的佛塔和紅色的圍牆。

廟會在山下,跟白石橋的集市差不多,雖然不像那邊有固定的商鋪,但是比起那邊晨起還帶着霧氣的煙火氣息,這邊自有一股日上三竿、人聲喧嚷的熱鬧。

人們摩肩接踵,熙攘而來,各種各樣的小攤子也多得很,叫賣聲吆喝聲此起彼伏,不絕于耳。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