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什麼醬?”扶荔點着那碟“白芝麻”醬,好奇地問。
也怪她就多嘴問這一句,當送飯的女奴告訴她,這是隻有上層貴族才能享用的“蚳醢”,原材料是螞蟻卵時,扶荔臉都綠了。
“兩位師妹,你們吃嗎?”她先問扶月和扶霜。
她們兩個雖是負責照顧她的,卻也是華鏡的記名弟子,一日三餐都是跟着扶荔一起用的,隻是使用的器具和她有區别。
扶荔用的是不知道什麼材料為主,以黃金和五色寶石作為裝飾的碗。而扶月和扶搖手裡捧着的,則是帶着彩色紋飾的陶碗。
兩人聽說是上等貴族才能享用的,十分好奇,便點了點頭。對于原材料是螞蟻卵,兩人并沒有半點抵觸。
仔細想想也是,這時候人族物資十分匮乏,便是貴族也不會過多挑剔的。
既然她們兩個要吃,扶荔便沒說讓人撤下去的話。
吃飯的時候,她隻吃肉菜和素材,那兩種醬一樣都沒動。
不說螞蟻卵超出了她對食物的認知,據她所知,那個醢是用生肉做的,并沒有再加工就直接端上了餐桌。
作為一個從小到大都隻吃熟食的人,她實在下不了口,索性就不勉強自己了。
倒是扶月、扶霜這兩個土生土長的商朝人,對于蚳醢和醢的接受度很高。兩人也不吃菜,就者兩碟醬就把飯吃完了。
“你們是跟我一起去巡視,還是留在這裡等我?”
兩人對視了一眼,扶霜道:“今天我跟着你出去,叫扶月師姐留下。家老說了,今天會有人送一批簡牍過來,得有個人看着收拾。”
兩人都熟悉她日常的閱讀習慣,可以把已經看過的簡牍單獨放。留下扶月,是因為扶月做事更加細心。
扶荔點了點頭,叫來一個奴隸,讓他先去禀報家老,說明她要去巡視采邑的事。
家老那邊的效率很高,不多時就親自過來,說轺車和護衛都已經準備好了,請她出門登車。
“勞煩牧老了。”扶荔道了謝,出了門帶着扶霜同乘轺車,後面跟着二十個甲士,一起出了城。
聞仲的采邑在城西,先王在時封了五千畝。後因平寒氏之亂有功,伊尹以“賞罰分明”為由,又封了他三千畝。
也就是說,聞仲的采邑有八千畝。
乍一聽很多,但想到這個時代的畝産量,這八千畝的采邑,也就勉強能養活太師傅的奴隸和聞仲麾下的私兵。
一路上,聽着家老掩飾不住憂慮的話,扶荔意識到,在朝中位高權重的聞太師,其實并不富裕。
當然了,人家是截教的高徒,修煉資源必然不缺。
這個“不富裕”,僅針對太師這個身份而言的。
扶荔下定決心,一定要提高畝産,一是報答聞仲的收留之恩,二是讓聞仲向沃丁舉薦她時更有底氣。
亳邑屬于中原地區,粟米的播種時間在陽曆四月份,陰曆三月份。具體時間不定,在這期間第一場春雨下來之後,就可以趁機播種了。
如今還是二月初,田間一片荒蕪,除了雜草什麼都沒有。
八千畝采邑,每五百畝設一個小頭目管理,這些小頭目也都是從奴隸中提拔上來的。
據家老所說,正因為他們是奴隸出身,管理其他奴隸時更為嚴格,不必擔心奴隸們幹活時偷懶。
聽了這話,上輩子還沒來得及做打工狗的扶荔,心裡翻騰的也不知道是什麼滋味。
但這些都不是她能管的,至少現在管不了。她現在能做的,就是好好巡視土地,琢磨着從哪個方面入手。
每隔五百畝,她就會把小頭目叫過來,仔細詢問往年是如何耕種的。
得到的答案大同小異,總結起來四個字:看天吃飯。
除草是沒有的,翻地是沒有的,澆水和施肥也都是沒有的。
這要是産量能提高,才是見鬼了。
八千畝土地巡視完之後,扶荔心裡就有數了。
第二天再來時,她換了一身更利落的衣裳,把十六個小頭目召集在一起,先教他們如何除草翻地,再讓他們交給各自麾下負責耕種的奴隸。
“太師既然任命我做農官,我必然要盡心竭力。希望諸位也盡心配合,待到糧食豐收,我必然會在太師面前替諸位請功。”
十六個小頭目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臉上都帶着猶疑之色。
扶荔臉色一沉,話鋒一轉:“若是諸位見我年幼便有意期滿,盡管做。”
她沒說欺瞞了會有什麼後果,但效果卻比說了更好。
畢竟,人類大部分的恐懼,都來源于未知。
小頭目們神色一凜,紛紛表示絕對不敢有二心。
扶荔重新露出了笑臉,聲音也柔和了下來:“自今日起,我每隔三日會來巡查一次。諸位若有疑惑,盡管來問。但有一樣,除草和翻地之事,一定要在播種之前完成。”
“唯。”
小頭目們齊聲應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