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現今,他卻在臨終前舍棄了那份與你相戀的情誼,好似對你、對這世間都再無任何留戀。
他就這樣切斷了你們之間最後的關聯,這句話像是詛咒一樣替代了他曾許下的“會永遠愛你”的誓言。
他怎麼可以這樣對你……
不知是憤怒還是悲切,你的面容在此刻幾乎扭曲如惡鬼。
……
……
因為離家時的年紀太過稚幼,再加上已經過去那麼漫長的年月,你對故土的記憶,其實早就已經模糊不清。
在你出生的那個時代,那已經是距離現在過去一千多年的時候了。當時有一名方士向始皇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以此求得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仙。
——那就是宗師,徐福。
宗師所率的船隊在海中找到了神山,那是一片與世隔絕的島嶼。最外面的是“瀛洲”,中間部分被稱作“方丈”,而中心被迷霧籠罩的島則是“蓬萊”。外面的人會被瀛洲繁雜的樹木和森林阻擋,船隊中沒有天賦的人也被留在了方丈,真正進入蓬萊的人隻有少數。
你心無旁骛地跟随宗師在蓬萊島上修道上千年,直到某一天,有一個秘密意外暴露在你面前。
宗師的妻子卞夫人,竟在用島上的活人煉丹。
那些人有的是當年與你們一起出海的童男童女,有的則是他們的後代。因為不是所有人的體質都适合修道,也不是所有适合修道的人都如你一般天賦超群,所以宗師當初帶來的那些童男女,在這一千年間剩餘的越來越少。
宗師曾在講經時教導你們,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修道本是順應天命而為,生與死其實都是“道”的形式之一。
你那時對宗師的話無比信服,所以對身邊其他人的老去、死亡無所動容,你的眼裡沒有外物,隻有天地間無盡的“道”。因此,宗師也曾對你說,你是他見過最有天賦的孩子。
也就是說,他認為在蓬萊的所有修道之人裡,唯有你最有可能成為真正的仙人。
因為宗師對你寄予了莫大的期望,所以你自己也無比笃信,但自從他在一百多年前決定閉關研究之後,你就再也沒有見過他。
偶然發現了卞夫人的秘密,你于是想将這件事告訴宗師。在你看來,宗師是無比笃信仙道真理的人,肯定不會容忍卞夫人做出這種事情。
道家認為人的身體中存在着“三屍”,即三種惡欲,斬除“三屍”便可恬淡無欲,得道成仙。除了修道之外,還能以服“丹”的方式實現這一目的。
然而尋常的“丹”,并不會用到活人作為材料的來源。
試圖以這種殘害他人的方式來煉取不死藥,用以逆轉人的生死……這是有違仙道的做法。
然而在你偷偷潛入了宗師的閉關之所後,你卻發現了更加可怕的現實。殿中的宗師已經變成了“樹”。
修道的人在臨死時會回歸生命本初的形态,也就是樹木的姿态,那之後身體裡的“氣”也會随之消散,歸融于天地之間。
宗師已經死了。
他的屍體依舊保存完整,是因為卞夫人用了特殊的方法,将其轉化為金屬的狀态維持屍首的完整。而以你的判斷而言,宗師死去起碼已有百年。也就是說,其實宗師從一開始就沒有閉關研究,他早在百年之前就已經悄無聲息地死去了。
你頓時明白,現在的蓬萊已經沒有任何人可以阻止卞夫人。為了不讓自己也淪為煉丹的材料,你偷走了宗師留下的秘卷,在夜裡跳進那條通往外面的河逃了出來。
……
……
河水冰冷刺骨,幾乎帶走了你全部的體溫,等到你再次摸到陸地的時刻,你幾乎要因此落下淚來。
自從開始修道之後,你第一次落入如此狼狽的境地。你曾是宗師眼中最有天賦的弟子,也是蓬萊最有可能成仙的修道者。
宗師甚至認為你已經實現了“神靜性明”,所以無比接近仙道的至理。
然而直到現在你才明白,那隻是因為與外界割離的蓬萊太過安甯,所以“癡”“貪”“嗔”都似乎已經與你徹底分離。
外面的世界和蓬萊完全不一樣。
你對那個見到了你最狼狽的面貌,卻依舊神情溫柔的男人一見鐘情。
所以你與他結為了夫妻。即使最開始時你甚至聽不懂他們這個地方的語言。
現在是距離你出生的時代已經過去一千多年的平安時代,這裡則是與你的故土相隔萬裡的另一個國家。
在你對這裡的一切都一無所知的情況下,他的出現于你而言簡直是救命稻草。
他教會了你這裡的語言,聽你與他談起你的過去,在過去的一千年間,你從未遇到過像他一樣的人。
當他在那一天握住你的手,對你傾訴着他的感情時,你也深深地注視着他的眼睛,對他許下了會一直愛他的誓言。
你說:“我願意為你做任何事。”
你願意為了他去做任何事,包括在他死後,想盡一切辦法去複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