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點五十,江朔發來信息。“在哪?”
靳瑤才換好衣服,匆匆回過去,“我們疫苗中心門口見吧。”
她家離疫苗中心不遠,電瓶車被韋鳳梅騎走,掃個共享單車過去大概七八分鐘左右。
不費事,時間也剛剛好。
被刷得發白的闆鞋來不及重新系鞋帶,靳瑤直接把腳往下一蹬擠進去,手機傳來震動,江朔的微信再次成為消息欄首位,“你下來吧,我在你家樓下。”
靳瑤拉開窗簾,從三樓望下去,剛好和站在樹蔭下面收起手機擡頭的江朔目光對視。
一陣涼風拂過,吹起少年衣角,勾勒出瘦削的脊背。
他沖着窗戶揮了揮手,示意她下來。
有些年頭的鐵門因為主人的心急和牆壁碰撞,發出沉悶的聲響。
三步并作兩步跑下台階,靳瑤順了幾口氣後問,“你怎麼知道我家在哪?”
“最後一次模拟考前一天,你忘了誰把你送來的?”
江朔手指不輕不重地點點她腦袋說。
被這麼提醒,靳瑤想起來了,記憶回溯到一個月前的那天午後。
啟中在模拟考前一天上午就已經放了假,不少學生都把沉重的書籍和零碎的物件在放學後搬走。
靳琪在早上發了高燒,連帶着人也又哭又鬧,小臉通紅,渾身都汗涔涔的。
靳瑤不放心韋鳳梅一個人帶他去醫院,就請了假跟着一起去。
一番折騰下來,等到靳琪打完兩瓶點滴把燒退下去,已經是下午兩點。
李峰在班級群裡問還有哪些學生的東西沒收走,因為是全市聯考,需要嚴格按照高考的要求來。
他提醒還沒收拾的學生抓緊時間,否則學校會派人統一清理。
随後是一張教室照片,此刻空空蕩蕩的,隻剩零星的幾個座位上還沒來得及收拾。
靳瑤抓緊時間趕過去,把參考書和各科老師發的複習資料裝進透明收納箱,筆筒午睡枕之類的物件全部一股腦的塞進書包裡。
下樓的時候,她抱着書箱分外小心,一步一個台階緩慢移動,生怕因為沒看清路摔倒。
好不容易走到教學樓門口,從這裡到學校大門将近一千米的距離讓靳瑤犯了難,而能不能擠上公交車也是一個問題。
把箱子放在地上,書包也随意擱置在上面,靳瑤掏出手機,想問問羅玉涵有沒有時間過來捎帶自己一程。
電話傳來忙音後是機械女聲冰冷的提示。
“對不起,您所撥打的電話号碼正在通話中,請稍後再撥。”
她隻得認命地深呼吸一口氣,揉揉發酸的肩膀準備背上書包繼續往前走。
一輛黑色電動車在這時超過她,而後又停下來退到她身邊,對方問她,“需不需要幫忙?”
車主正是在班裡沒怎麼說過話的江朔,靳瑤有些驚訝,不過也沒想太多,隻是拜托他把自己送到校門口的公交站台就好。
路過站台,她提醒江朔停下來,他卻直接超過,“我現在沒什麼事,直接把你送回去。”
等到了靳瑤家樓下,他還幫忙把書箱擡到了三樓。
靳瑤想請他進屋喝口水,江朔接到宋浩然的電話,說了兩句後打完招呼就離開了。
等江朔回到球場,宋浩然剛結束球賽,癱坐在地上,雙手支着地大口喘着氣,“你沒事騎車去幹嘛,神神秘秘的。”
江朔把鑰匙和一瓶水遞過去,望了他一眼,“給你買水,滿意嗎?”
……
“那天謝謝你。”
靳瑤說道,這句話是發自内心的,也是那天起,她給江朔貼上了一個大大的好人标簽。
“你好像總是對我說謝謝,那樣會顯得很生分。”
江朔擰眉,似乎不是很喜歡聽到這個詞語。
“我對你做的任何事都是在我喜歡你的基礎上,你可以心安理得的接受,不必要有負擔。”
“如果真的需要有回報的話,我希望是你也能增加對我的一些好感。”
他的語氣認真,昨天靳瑤的反應讓江朔意識到她對自己的好感并沒有自己以為的那麼高,這讓他覺得有些煩躁。
靳瑤沒想到江朔會又提起這個話題,組織好語言回道:“昨天很突然,我覺得我們對對方還沒有那麼了解。”
她說完低下了頭,兩隻手在背後交叉,有些不敢看江朔的反應。
和江朔的幾番接觸下來,她并不是沒有産生好感,但她現在還并不能确定這種感覺是否就是所謂的喜歡。
樹影輕輕搖晃,日光交織起兩個人的影子,從江朔的角度可以看到靳瑤漆黑的發旋,他清清嗓子,語氣一本正經,
“那我們就重新認識下。”
他緊接着往下說道:“姓名江朔,身高185,體重68公斤,家在碧水灣A棟11樓西戶,獨居,父母離異,性格正常,愛好……”
速度不疾不徐,面無表情的臉搭配此刻的說話内容有種荒誕的诙諧感。
“停停停。”
靳瑤趕緊打住,覺得對話越來越跑偏。
“我不是這個意思,你這弄的我像是查戶口的一樣。”
她生硬地轉折話題,催促着江朔先去打疫苗。
兩個人都沒騎車,并排走在人行道上,結果靳瑤走得還快些,時不時還要停下來等着他。
一路走走停停,磨蹭了二十分鐘才到疫苗中心,不過打疫苗的速度很快,一路暢通無阻,連隊都不用排。
醫生彈了彈管身,示意江朔把胳膊露出來。
明明把袖子往上一拉就完事,他偏偏把右胳膊從衣服下擺伸出,露出半邊臂膀,露出明顯的腹肌線條和精瘦的腰身。
靳瑤想撇開眼,眼神卻不跟着自己的想法移開。
就連接種室裡坐着閑聊的護士都盯着看,隻不過目光更加大膽赤裸。
疫苗緩緩推進血管,江朔用消毒棉簽蓋住針眼,站起身走到她面前。
更近距離的看到他的肌膚紋理,屋裡二十幾度的溫度也阻擋不了靳瑤的臉上發燒。
江朔明顯也看見,又往前走了一步拉進兩人的距離,壓着聲音用隻有彼此能聽到的音量說道:“出去吧,隻給你一個人看。”
“誰要看。”靳瑤下意識反駁,連帶着聲音也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