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好了要送夏至去念書,第二天李老太就帶着夏至去找了石家村秀才,石秀才已經四十多了,也是考了很多年都沒有再進一步,就在村裡開了個學堂,附近三個村,石家村,楊柳村,還有十灣村的孩子都送到他這裡,三個村也就隻有七八戶人願意送孩子來,一年束脩一兩半銀子,另外就是三節要給先生送東西,鄉下地方也拿不出什麼好東西,米面油、雞蛋肉都不限,李老太今天就是提着二十個雞蛋來的。
石秀才原名石紹進,四十幾歲看上去像個小老頭,見到李老太送夏至來,他也沒有接雞蛋和束脩,而是将人領到堂屋,落座後才開口問道“可有啟蒙識字?”
李老太把東西放桌上,答道:“沒有正經啟蒙,家裡有幾本閑書就教他随便認了幾個。”
石秀才把手上的千字文遞到夏至面前,“可有讀過此書?”
夏至乖巧地點了點頭,老實道:“讀過。”
石秀才便将手上的書遞給夏至,“現下讀來聽聽。”
夏至便一個字一個字地讀了起來,聲音明亮,一個磕巴都沒有,聽得石秀才連連點頭,一本千字文讀完他便對李老太道:“此子資質不錯,若加以教導必有所成。”
李老太客氣道:“教導這事就要有勞先生了。”
石秀才擺手謙虛道:“教書育人本是我等做夫子者分内之事,何來有勞一說。”
聽他這麼說李老太便拉過夏至,“快給先生磕頭。”
夏至乖巧地跪下磕頭叫了聲:“先生。”
如此簡簡單單走個流程,石秀才就算是收了夏至這個學生。
裡屋他夫人陸秋芳一直豎着耳朵聽外面動靜,聽到流程快要走完,差不多該收束脩了,便從裡面出來,見到夏至就誇:“诶呦,我在裡面就聽到這孩子的讀書聲了,又清脆又明亮,一看就是讀書的好料子。”
“秀才娘子過獎。”李老太忙拉着夏至跟人打招呼,“快叫師母。”
“師母。”夏至乖乖道。
陸秋芳摸了摸夏至的小腦袋,“乖孩子。”
石秀才見自家夫人出來,就站起身對李老太道:“還有學子等着授課,就不多陪了。”随後對夏至伸出手,“随先生來。”
夏至看了看李老太,李老太示意他去,他便把手遞到石秀才手上,被牽着去了課室。
石秀才家偏房就是課室,大的小的都在一起教,這些孩子都是還沒有考過童生的,學的教材也就那麼幾本,便沒有分開授課,待考過童生後就會分開授課,有些家裡就會選擇把孩子送去鎮上更好的學堂。
堂屋,李老太跟陸秋芳寒暄了幾句便送上束脩,讀書人要講究淡泊名利,所以不過手錢财,收禮收束脩都是陸秋芳出面,當然這點講究也就是部分教書先生格外看重。
叮囑完夏至放學跟夏林一起回家後,李老太才從石秀才家出來,石秀才家住在村子中間,她路上倒是遇到過幾個人,但婦人家很少出門,就算聽過誰家的事也都不認識人臉,便沒有打招呼停留,直到聽到有人叫自己。
“是李嬸子吧?”
李老太轉頭一看,還真是個認識的人,這人是夏初她娘的妹妹叫楊春秀,“哎喲,是春秀呀,好幾年不見了,我這老眼昏花的差點沒認出來。”
夏初娘是楊柳村的人,生夏至難産走的,她走後夏承雲逢年過節也會帶孩子去楊柳村外家走動,不過後來夏承雲也走了,夏家孩子還小,李老太對楊家來說就是外人,便不好帶着孩子去外家,就再沒有走動過,偶爾在鎮上碰到楊家人倒也會打招呼,但都是匆匆忙忙的也沒多聊。
春秀拉着李老太的手笑道:“都到門口了,走去家裡坐坐。”
“嗐!”李老太不好意思一攤手:“你看我這兩手空空,哪裡好意思,就不去家裡了,咱們就在這裡聊幾句,我也還有事要趕着回去,改天再上你家叨擾。”
“嬸子,你就是跟我客氣,”她不去楊春秀也不勉強,不知道會遇到李老太,她沒事先準備,家裡也拿不出什麼招待,便就坡下驢跟李老太坐路邊田坎上聊了起來。
坐下後李老太便問道:“你爹娘還好嗎?上次我在鎮上碰到你大哥,匆匆忙忙地就打了個招呼,也沒跟親家親家母帶個好。”
“唉”楊春秀歎了口氣道:“嬸子您還不知道,我娘去年就走了,我爹現在跟我大哥過,年紀大了反正身體一年不如一年。”
聽到這消息李老太有些驚訝:“哎呀,這事怎麼沒聽說呢?怎麼也該讓我家那兩個孩子去送送他們外婆的。”
楊春秀拉過李老太手拍了拍道:“嬸子,咱說實話,我爹娘對倆孩子是真愧疚,不好意思見,那會姐夫躺床上我們家一點幫沒幫上,要不是您今天從村子過,我都沒臉見您。”
李老太道:“你可别說這話,大家都不容易,一大家子人要吃要喝的,都在奔命,我知道親家也不容易。”
“唉,不說這個了。”以前那段倒黴日子楊春秀也不想再回憶,便轉了話題,“夏初滿十七了吧?說人家了沒?”
李老太道:“沒呢,那孩子為了給家裡掙口飯吃,天天在外面跑,還說放心不下我跟他弟,說不想嫁出去。”
“怎麼,是要招人上門嗎?”楊春秀問。
李老太道:“大家都是親戚,我也不瞞你,我們孤兒寡母的,真不想把他留家裡拖累他,我想着我這老骨頭再熬五六年應該沒問題,熬到我家至兒十三四,他自己能刨口飯吃了,我也就放心了。”
自從夏初說想招上門婿,李老太就很愁,想找個人商量都找不到,現在遇到夏初小姨,她便多說了幾句。
楊春秀看李老太說喪氣話,忙勸慰道:“嬸子您快别這麼說,我看您身體好着呢,肯定能長命百歲。”
李老太在她手上輕拍了兩下以示感謝,接着道:“可夏初那孩子,孝順又懂事,說想招個人上門,可你說招人上門哪有那麼好招的?”
楊春秀想了想道,“嬸子您要真想給夏初招上門的,我這裡倒是有個人選,要不,我說給您聽聽看?”
“誰呀?”
……
有了昨天的接觸,楚楓今天等在山上就沒有躲躲藏藏了,安排石頭帶着兩隻狗去打獵後,他便坐後山入口處等着夏初。
夏初剛走過前山,就看到坐地上嘴裡還叼着根草的楚楓,他謹慎地回頭看了看前山地裡有沒有人能看到這邊,才往楚楓這邊走來。
走到楚楓坐的地方他并沒有打招呼,也沒有停下的意思,楚楓有點蒙,心說這啥意思?假裝不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