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棋有老師了,學習進度并沒有變快。
但是體驗到了什麼叫做老師的兇。
他一想要打瞌睡,林承星就會把他叫醒,而且語氣和之前根本不一樣,特别可怕,仿佛他把眼皮合上是什麼天大的錯一樣。
就這樣教了一個小時。
林承星:“暫時學到這裡。”
人的專注力往往是有限的,休息過後再學習效率會更高。雖然小貓好像不太符合常規的教學模式,但這個世界上沒有為貓準備的教案,他也是新手,隻能摸索着上路。
他覺得這多少也是他人生為數不多的難題了。
林承星絞盡腦汁,給小貓出了幾道,他應該,可以解決的課後作業,應該。
把習題交給小貓,讓他自己努力解決。林承星便開始着手自己的工作。他幾乎沒有假期,全年都在忙碌。許多人認為他專心探險工作後,便沒有繼續去做最前端的科研,但林承星仍然分出了一部分精力去研究。
比如本次他新發現的全新宜居星球,上面就有不少值得研究的事物。
那是一顆半徑約八千二百千米的星球,大氣層偏厚,氧氣含量約為32%,海洋面積占整體面積的82%,陸地很少。但對當下的人類來說,陸地不是問題,隻要确認宜居,大把的時間可以對星球進行開發、改造。
隻是目前主要的問題是,因為星球整體環境潮濕,動物較少,卻出現了大量的未知植物。在進行基礎探索的過程中,十個無人機有四個死于植物的絞殺。
全新的、擁有活性的動物化植物。
不如說,已經是一種可以光合作用的、喜歡定居的動物。目前暫且不了解它們的能量來源,主要是以光合作用為主,還是獵殺其他生物。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有毒植物密布在星球的大陸上,占比82%的海洋也是一大危險因素。
對這顆星球的探索、開發,也許會持續将近幾十年上百年,直到下一代。
林承星并不是什麼全能的天才,對于植物的研究,他雖然有所涉獵,卻不是專精。過分研究自己不擅長的課題,也是一種降低效率的做法。他真正擅長的,大概是引力場、重力測算之類的課題。這次探索也是,首先發現了星球上奇特的引力場,才發現了那些聚集的未知植物。
部分移植過來的植物,在實驗室的長勢并不好,他正在計算,試圖模拟那個星球上的重力場,來探索這些活躍植物的成因。
研究資料看着枯燥,他卻很是喜歡,一看就是半天。
隻是今天有些不同,宿舍不再是隻有他一個人,身邊還窩了一隻咬筆頭的貓,正在努力研究超級複雜的二位數算數。邊上一張白紙上,抄寫了今天所學的單詞,歪歪扭扭,字沒有很好看。
很好的學生。
你看,和他一脈相承的,都在研究數學。
……
随着人類版圖的擴展,以及壽命的延長,曾經有一段時期,學習的時間也被延長了許多。
幾乎人均讀到了博士,三十五歲後才就業的人都很多,其中還有不少延畢到了四五十歲,五十五歲參加畢業典禮痛哭流涕的。
那時候聯盟成立不久,大刀闊斧地整改了整個教育體系,改了足足一百多年才完成。
首先将正常教育的時間壓縮回了二十年左右,小學五年,中學六到八年,大學基本八年學制。其次是對中學和大學進行格外詳細的分工,大學和大學之間的區别便已經天差地别。倒是沒有改變以前的名稱,仍然以小學、中學、大學,以及碩士和博士來劃分。碩士和博士門檻提升,數量大大減少,隻要不是想着進研究院,幾乎不會選擇繼續研讀。
但也沒有年齡的要求,工作後隻要想,仍然可以選擇進修,報考要求也會下降——但除非成績足夠優秀,否則需要提交足夠的工齡。
早期的聯盟,太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了。
現在聯盟已經成立了四百年,教育體系還沒有大變過。林承星最開始拿的是數學系碩士,後來轉到了天文,十七歲成了天文學的博士,已經是百年罕見的人才了。
大概也會是百年來最年輕的博導。
中午,貓肚子咕噜咕噜叫了幾聲。玄棋題目寫了一半,有些寫不動了。他放下電子筆,眼巴巴地看着林承星,變成了一隻餓扁扁的黑炭面包。
于是,年輕的博導單手托着他還在讀幼教的學生,去覓食。
“喵?”玄棋蹭蹭林承星的手臂,腦袋頂在了對方的腹肌上。
不是說食堂不可以進小動物嗎?他就這樣被捧着進去,沒有問題?
然而他的老師不精通貓語,并沒有理解到小貓咪的意思。況且貓捧在手心的手感非常好,軟軟的,很暖和,手指都陷進貓毛裡面。林承星硬是将小貓捧到了食堂門口,直到被安保機器人攔下:“請不要将寵物帶入公共食堂。”
林承星:“……”
玄棋:“喵!”
他就知道,笨蛋導師會犯這種貓都不會犯的錯誤。玄棋喵喵了兩下,從林承星懷裡跳出去,小跑去衛生間變人換衣服。
等他穿着白襯衫回來,看見林承星如門神般站在食堂門口,靜靜地等着他,周圍進出的員工都繞着走。玄棋不解,但想到飯就笑彎了眼,湊過來:“老師,我們吃什麼呀?”
林承星:“魚。”
他發現人是會改變的,有了一隻貓貓當學生之後,他不得不開始相信,魚吃多了,可以補腦。
玄棋是不挑食物的,給什麼都吃。而且十一區盛産魚肉,炖湯、燒烤、煮粥、油炸、生吃,都非常美味。
有了老師,生活也不一樣了,不用他自己刷卡點菜,他聰明的老師會在終端上下單,并且特别爽快地支付了兩人的餐食,還問他:“這些夠吃嗎?”
玄棋:“夠吃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