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嫡次子擺爛不成功 > 第5章 第 5 章

第5章 第 5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古人由于天災人禍,一個感冒都得死人,所以一般大家族都會給些通房丫頭練練手,可惜他來自後世,當然不可能這麼做啊!

當天晚上就把人趕了出去。

第二天連忙趕去問他娘是哪個意思啊?

他娘臉上也是一臉愣神,說沒有安排過啊!

現在自己隻有個秀才的身份,再說身體都沒有成熟怎麼會給你安排通房丫頭啊!

他娘親咬了咬牙,知道後直接沖到他老爹面前大吵大鬧一番,在親友面前丢了個大臉,但是也堅決不接受通房丫頭。

這個時候李世瑞才發現他得小院簡直像個篩子一樣被人前前後後安排了一些人,誰都能在這裡動手腳,他吓得連忙把這些人發賣了。

他前世也就是個大學生,哪裡經過這些事情得洗禮啊!

這樣下來人生生瘦了幾斤。

來他就隻想做個有錢的富家翁,加上家族的庇佑,好好過日子,但是現在看來他家倒台被貶估計沒有那麼簡單了。

怎麼辦 ?

涼拌呗!他一個秀才身份有個鳥用!

哎!!!

咬着嘴裡的荔枝,微微有些酸!

百無聊賴地看着手裡的遊記。

他現在的家族就跟紅樓夢裡的榮國府一樣,看着顯赫,實則早就成了皇帝的眼中釘了。

現在朝政都被門閥世家大族給把持着,即使當年的老皇帝在世,也沒有撼動這些家族的根基,可見老話說的好:流水的皇朝,鐵打的世家。

老皇帝還是有才幹和魄力的。

開科舉,減低賦稅,但是沒有什麼用啊!

每個王朝大約在建立100年後就會開始面臨财政上的困境。

為了彌補虧空,統治階級提高賦稅。

賦稅大部分壓在耕農身上,因為這是社會的主要成分。

賦稅增加後,有些耕農被迫将自己的小塊土地割讓給世家,自己則淪為佃農。

而世家憑借其财力以及政治影響,隻繳納微不足道的稅。

因此,世家占有的土地越多,私産也就越多,但是朝廷的稅收就少了,皇室要錢,朝廷百官要錢,軍費要錢,你猜猜最後會怎麼樣?

這樣落在農民頭的賦稅會越來越多,更多的土地會割讓給世家,開始惡性循環。

最後的結果就是,百姓賦稅增加,生産率下降,最後種地的人少,糧食減産,再遇上天災那可是造孽啊!

然後饑荒,盜匪活動,最後吃不飽的農民就會拿起鐮刀起義了。。。。。

同時由于資金緊缺,邊防建設也可能被忽視,從而招緻遊牧民族前來劫掠。

這種内亂和外侵的結合,将使得搖搖欲墜得王朝崩潰,開始下一輪循環。

“少爺,少爺?”李琦擔憂地看着李世瑞,自從少爺回來後,人變了好多,又說不上來是哪裡變了。

“有事?”李世瑞淡定道,他也知道李琦會懷疑,但是他是家生子還是他的奶兄弟,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啊!

家生子算的上是主子的私有财産,像他這樣的老爺,太太,少爺,小姐身邊伺候的人那都是家裡至少幾代人都在王府裡幹活的才能輪的上。

不要以為家生的奴才就很慘,也不要以為“沒上來”的家生子和沒有差事的就很窮。

有些家生子在府裡是奴仆,在外面都是财主老爺。

這些三四輩子的家生奴才裡“各有運營”,也就是都是有土地,有産業,比有些庶子旁系的主子還闊綽富有。

這些家生子混的極差的就是一些寡婦孤女,隻要能有一人當差,全家就能溫飽,混的中等的一家子好幾個人都當差,家裡就能積蓄買房子買地,混的極好的像紅樓裡的賴大家,林之效家,周瑞家的大管家管事,在外都是不得了的大财主。

就連窮的過不下去的劉姥姥,不過來賈府走兩次,就得到了五六百兩财物,回家直接貧農變富農,甚至晉升小地主了,何況天天在賈府天天做耗那些根基深厚的家生奴才了。

看着李世瑞幽幽地凝視着他,李琦後背一陣發涼,抖了抖。

“說吧!什麼事?”李世瑞淡淡道,這個奶兄弟他觀察了下,人還是信得過。

“李府的三少爺請你去醉江樓喝茶!”

“醉江樓?還有誰?”

“魏府的三少爺,祁府的二少爺,吳府的三少爺!”

“什麼時候去?”

“拜帖已經送到了!”李琦連忙将拜帖送上,他現在已經習慣了自個少爺話少的毛病了,除了在小姐面前,少爺都不怎麼說話的。

“你去回帖,明天我準時到!”

“是,少爺”

看着李琦走遠的身影,李世瑞站起來扭動了下身體。

看來自己的朋友圈都是些嫡次子。

這個魏府三少爺就有點意思了。

在古代,皇帝對于那些功高震住的人最為忌諱。

在那個時代,整個天下幾乎就事皇帝的一言堂,其擁有着至高無上的權威和絕對的權力。

皇帝的意志便是一切,他可以輕易地決定一個人的生死榮辱,讓其生,便能享受榮華富貴,讓其死,那便是毫無轉圜餘地的奪命宣判。

而且,這種影響甚至會波及到祖宗十八代,使得他們也整日都生活在提心吊膽之中,時刻擔憂着不知何時便會降臨的災難和厄運。

在封建帝制的統治之下,人們的命運彷佛被一隻無形的大手緊緊握住,難以掙脫,隻能在皇帝的威嚴與權勢下戰戰兢兢地生活着,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

前頭不是說了,這個朝代建立也就區區100年而已。

遙想當年,老皇帝也是在那亂世之中拼荊斬棘,曆經無數艱難險阻才得意建立這新朝廷。而那一批跟随他南征北戰,為打下這江山立下漢馬功勞的功臣們,如今還剩下多少家了?細細數來,就那麼幾家了。

“太平本是将軍定,不許将軍見白頭。”古往今來,多少名将為帝王開疆拓土,立下赫赫戰功,最終卻死于帝王的猜忌與卸磨殺驢之舉。在他所處的這個朝代,除了擁有再造大唐之功的汾陽王郭子儀得以善終,就再沒有人能夠在功成名就之後還能好好地活下來。

如今的朝廷一昧重文抑武,緻使武将的地位每況愈下,身份俞發卑微。

除了開國之時的那幾個武功卓著的老臣以外,其餘的武将幾乎是毫無出路可言。

他們空有一腔報國熱血,一身精湛武藝,卻難以得到施展才華的機會,隻能在這憋屈的境遇中磋磨歲月。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