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什麼。”
我皺起眉腦袋别向一邊,與她拉開距離。
“不必了。我不認識你,也不知道你在說什麼,告辭。”
我轉身欲走。身後之人冷呵一聲,用她一貫招呼客人的語氣同我道别。
“随時光臨醉月樓。”
詩詩精緻走到我身邊,投來鄙夷的目光後,走在我前頭。
“你會來找我的。”
我當然不會去找她,我又不認識她。
走出醉月樓,我生怕待會兒聞笙出來找不到我,便四處尋找亮眼易發現的高處。
随後鎖定了不遠處河道上架起的石橋。橋上似乎沒人,聞笙應該很容易就能看到我。
各色的燈火和明月在水面相融,河道裡的小船靜靜地随着水波浮動。我一面欣賞着走上橋,不料橋面上不知何時站了人。
一道挺拔的身影伫立在橋上。他一隻手負在身後,另一隻手搭在腰間的匕首上,出神地望着天邊的明月。
我沒再靠近,站在離他稍遠的地方。靜谧的橋面和遠處喧鬧的醉月樓形成鮮明的對比。我忍不住看向身邊遲遲不動的人。
他在看什麼?看得這麼入迷?月亮?今天的月亮有什麼不同嗎?
那人似有所感,朝我的方向看了過來。
我猛然一驚,立馬收回視線。
希望他沒有發現我一直在看他。
隔了好一會兒,我又看向他,發現他居然在注視着我。
完了……好像闖禍了……
“齊風姑娘!”
我循聲而望,是聞笙。
見聞笙朝我走來,我再次去看橋面上的人。
嗯?
不見了?
他……何時離開的?
河道兩旁燈火依舊。我走到那人剛才站立的位置左顧右盼,沒有尋到他。
彩燈節,光州每年春節後最熱鬧的節日。原本取名千燈節,又想和本就存在的千燈節做出區别,做出光州自己的特色,于是改名彩燈節。
男男女女會相約走上街頭,為自己的心上人挑選一盞彩燈。若是表達愛意之人,會親手做一盞彩燈。如果喜歡的人收下,則代表兩情相悅。如果喜歡的人沒有收下,那麼這盞燈則會放在河道兩旁,寓意讓流水帶走思念,祈求良緣。
我聽着聞笙給我講述彩燈節的故事,不禁感歎光州的浪漫。
晚風輕輕帶着初春的涼,彩燈節的集市上熱鬧非凡。
路過賣發飾的攤子,我不禁被精美的飾品吸引駐足挑選。
聞笙也拿起一支竹子做的在手中端詳,一端雕刻的竹紋和我頭上插着的幾乎一模一樣。
“先生喜歡嗎?我送你。”
聞笙笑着搖了搖頭,放下手裡的發簪。
“不是的。隻是想起了過去……”
說話時,他朝我這邊看了眼,但不是看我,而是我頭上的發簪。
“很像我曾經做過的一支發簪。”
我不由心生敬佩。
“先生還會做發簪呐?”
“當時興起,找師傅學了段時日。”
我眯起眼睛,手肘輕撞他。
“為了送給心上人?”
“不是心上人。”聞笙轉身,眼中柔情萬種,“是我未過門的娘子。”
聞笙的目光凝視着我,輕柔的聲音提起過去,恍然間生出一種錯覺——他在說我。
他那未過門的娘子——是我。
我手裡還拿着攤位上的飾品,不安的心湧動,我摩挲着手中的精緻玩意兒,緩緩說出藏匿内心之詞。
“聞笙,有件事……我想告訴你。”
我望着聞笙的眼睛,定了定神,緩緩開口——
“你在找的人……可能是我。”
聞笙并不意外我的話,輕輕笑了笑。
“風姑娘何出此言?”
我有些為難地低下頭,雙手不安地交互揉搓。
“雖然不記得我是不是去過西洲,也不記得自己的名字,甚至連你也不認識……”
我取下頭上的神器,發簪上的竹紋被燈火映照散發出光芒。我摩擦着發簪上翠綠的竹葉,對上聞笙沒有任何情緒的眼睛。
“這個發簪……是你親手制作贈予我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