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和達得利的親密關系一直為人所诟病,兩人之間的關系總能引起國内外的廣泛讨論和猜測,成為輿論和外交領域的熱點話題。而達得利則因為自己旁敲側擊的行事風格以及私下對女王施加的未知影響一直被人們所忌憚。】
【貴族和廷臣們對達德利深受女王寵信早已心懷不滿,他們千方百計想要取代他的地位,這無疑會激起達德利的反擊。】
【要知道達德利的命運完全取決于女王的态度,女王的一念之間便可改變他的未來。所以從達德利的立場來看,若他不采取行動反擊那些試圖動搖他在女王心中地位的人,反而顯得不合常理。】
約翰·達德利不禁為兒子捏了一把冷汗。他可太了解那些貴族們,别看他們表面上彬彬有禮,其實個個心懷叵測,一旦嗅到權利的味道就會如餓狼一般,迫不及待地撲向獵物。
【盡管達德利樹敵衆多——其中包括諾福克公爵、埃塞克斯伯爵以及威廉·塞西爾爵士等權貴——但宮廷中仍有不少人支持他,或是希望通過依附他來實現自己的飛黃騰達。】
【這種關系本質上是一種互利互惠的關系:野心勃勃的人投靠受寵的寵臣,而朝臣則借此籠絡一批可能為自己效力的追随者。正是這種相互利用的委托關系,推動了宮廷各方勢力之間的明争暗鬥。】
【例如,在1559年,達德利利用自己在女王面前的影響力,幫助妻子的異父兄弟約翰·阿普爾亞德獲得了諾福克治安官一職。這一舉動直接觸怒了諾福克公爵,因為他原本打算推舉另一位候選人擔任此職。這一事件不僅凸顯了達德利在宮廷中的權勢,也進一步激化了他與敵對勢力之間的矛盾。】
威廉·塞西爾與諾福克公爵的目光如鷹隼般緊緊鎖定在約翰·達德利身上。心中暗想,他的兒子羅伯特·達德利日後竟然會成為他們的敵人。兩人交換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彼此心照不宣:以後決不能讓羅伯特·達德利出現在伊麗莎白公主身邊。
【1560年的9月8日,一場悲劇悄然降臨。達得利的妻子埃米被安置在牛津附近的庫姆納宮暫住,這座房子當時由達德利的朋友安東尼·福斯特租用。】
【那天,房子裡幾乎空無一人,仆人和其他住戶都前往阿賓頓參加集會。當人們歸來時,就發現達德利夫人倒在一段短台階旁,她從樓梯上摔下來直接把脖子摔斷了。】
【她的死因成謎:是意外?自然死亡?自殺?還是謀殺?由于證據匮乏,人們紛紛猜測當時可能發生的情況。達德利立即下令驗屍官展開徹底調查。最終,調查結果顯示沒有任何犯罪迹象,埃米的死被認定為一場不幸的意外。】
【這個結果自然無法平息人們的流言蜚語和種種猜測。達德利的朋友托馬斯·布朗特爵士被派往庫姆納私下調查,他評論已故的埃米“精神狀态不佳”。埃米的生活充滿了不幸,她被占有欲極強的女王排擠出丈夫的生活圈。】
【有傳言說,埃米的身心都不健康,甚至出現了乳腺癌的症狀。她是否在絕望中認為死亡是更好的選擇?而且那天埃米曾強烈建議宅子裡的其他人一起去集市,顯然她并不希望有他人在場。無論她那天究竟有何意圖,埃米本人無疑促成了那個充滿疑點的死亡現場。】
【因為埃米死的恰到好處,這一事件引發了“重重險惡的猜疑和流言”。人們紛紛質疑:埃米是否被人推下台階?女王知道後的第一反應是讓達德利離開宮廷,返回其位于克佑區的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