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知雨把最後一筐貨搬上卡車,他拍拍鐵皮門,吼道:“走吧老孫,今天可算能歇會了。”
他轉頭看向李危:“老大,你要有事先回吧,這裡我看着,就剩一車的貨了。”
李危低頭正在處理手機微信消息,自從有驚無險地幫村長處理好施工隊的問題,他就被拉進了搭建群,裡面的人有事沒事都會找他。
【李哥,我說這裡要加幾根鋼筋,他偏偏說不用,你說到底要不要加?】
【别管他們,沒事找事。】
【這地方肯定要加啊,人一多碰到怎麼辦?】
……
他聽到林知雨在叫自己,擡頭回神看着他:“沒事,等你們一起下班。”
李危收到村長的消息,喊他今天晚點再去一趟美食街。
繼上次完美解決美食街工人事件之後,李危成為了村長心中最靠譜男人,沒有之一。對于他受的傷,村長很是内疚,一直嚷嚷帶他去附近醫院包紮,隻是李危自己拒絕了。
衆人好不容易得了空,有的找了個陰涼地方躺下,有的直接席地而坐,十分默契地掏出口袋的煙,點起深深吸一口。
“小林,不來一根?”
林知雨不抽煙,他聞不慣煙味,也不想學着去抽。以前爸爸還在時,家裡一直都是這個味道,醫生也說過二手煙的危害更大。他搖着頭離開這些人,湊到李危身邊,靠着樹半倚着。
“老大,我看了你發給我的工資表,上個月我的獎金怎麼那麼多?”
林知雨其實心知肚明,他都能夠猜到李危的回答。
“簽了個大單。”李危把手機放回口袋,雙手插兜,打了個哈欠,“我們獎金一直都是按照單值算的,你不是知道的嗎?”
李危可以一個人出去談單,不管合同大小,他偏偏每次都要帶上林知雨,整個漁場,除了他沒有别人還有這待遇。
再說,上次和吳總的商談他一點作用也沒派上,無非幫他們點點菜倒倒飲料。
“可是……”
這錢林知雨拿了也不心安。
“太多了……”
李危清楚這人在想什麼,他阻止道:“你哪次不是忙前忙後的,别把自己說的很沒用一樣。”
每個人的價值都需要配以等價的回報,以林知雨為漁場、為自己做的那些來看,李危還擔心這些獎金少了。
“趕緊的。”李危轉移話題,揚起頭點了點門口,“車來了,最後一點弄完也好早點回去休息。”
林知雨點點頭,招呼幾個人和他一起,把剩下的一點貨搬上車。
待李危準備下班時,門口的直播也已經結束。一個男人似乎是在等他,看到李危走出來之後趕忙迎上,開口自我介紹起來:
“您好,我是這次捕魚節的負責人,請問怎麼稱呼?”
“李危。”
報完名字,李危微微挑眉,示意對面這人繼續說下去。
“是這樣的,今天的直播您也看到了,效果很不錯,網友們似乎對我們的捕魚節很感興趣,最令人可喜的是相關景點的門票都賣完了。”
這位負責人說的很懇切,眼神中盡是對李危的感謝。
“很大一部分得歸功于您,我們也對比了去年的數據,今年真的令我們很驚喜。”
李危面無表情,語氣冷冷的:“不要用‘您’,我們之間是平輩。”
糾正完,他才謙虛道:“也不是我的功勞。”
“哈哈。”負責人笑了笑,他這時說出真正想要拜托的事情,“李總,這裡有個不情之請,也是我的上司剛才下發給我的命令,不知道你願不願意聽我說說?”
這些講究話聽得李危頭都要大了,特别是從這種工作人員的嘴中說出。
他見眼前這人言辭懇切,輕輕點點頭:“先說說看。”
這位負責人還是在看了直播之後從辦公室開車趕過來的,他這是第一次見門票售空的情況,網友們的留言和這個漁場息息相關,或許能夠靠他再加把勁。
上級緊急催他來和漁場的這位老闆打下交道,看能不能吸引更多的流量。
捕魚節辦了這麼多年,一直不溫不火。每年舉辦活動的參加人數不多就算了,就連打卡宣傳的人也寥寥無幾,多數隻是看個熱鬧。
這次門票雖然已經賣完,可卻無法保證屆時參加各項活動的人數。
要是現場活動沒什麼人參加,那也不過是虛假繁榮。所以他們想了個辦法,隻要把活動的獎品做得更加有誘惑性,參加的人肯定會更多。這樣下去,捕魚節就不會再是隻有濱城知道的當地活動。
“這些你聽完感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