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朝,崔道便匆匆來了桃夭院,一見晚意就道:“你趕緊去做兩身更體面些的衣裳,過兩日随我一同入宮赴宴。”
晚意接過崔道的官帽放好,疑惑問道:“老爺可知皇後為何會邀我?”
崔道啧了一聲,坐到椅上,“這我也納悶。”
“莫不是弄錯了吧?”晚意實在想不通皇後此番舉動。
晚意心中思忖,皇後這次邀約赴宴請無非兩種緣由:一是皇後自己有什麼事,需要崔家相助;二是皇後身邊的人有事,與崔家有關。
晚意隻是崔道的一個小妾罷了,一般要出席這類正式的宴請,都是主母才有資格同往。這要是讓姚姨娘和西府的幾個姨娘知道了,晚意瞬間便成了衆矢之的。
“皇後給老爺請帖的時候,說什麼了。”
“沒說,什麼也沒說,公公給了我三張帖子,問了好,便走了。”崔道喝了一口茶道。
“三張?”晚意問。
崔道颔首:“還有雲深。”
晚意不由皺眉,崔府明面上是太子一黨的人,皇後如今因為變法之事,聽說與宣王走的很近,這次突然的宴請,怕不是什麼鴻門宴。
崔道的臉色也算不上好,大概也是因為心中沒底,端着茶杯歎了一聲道:“雖說在宮中,我又有官位在身,也不怕他們做什麼,但......”
晚意安慰道:“老爺不用過于擔憂,且看看皇後是什麼意思吧。”
轉眼便是臘八,今日有浴佛的習俗,再因着馬上就要新年,街道上異常熱鬧喜慶,家家 戶戶也開始挂起春聯和紅燈籠。
天色将暗之際,崔府的馬車便從門口出發,向皇城而去。
宮殿巍峨,宮牆高聳,皇城暗色的門樓在夜色中更顯莊嚴肅穆。
崔府的馬車停在宣德門門口,右掖門邊早已有太監候在此處。一一查看過崔道和晚意二人的宮牌和請帖,目不斜視的宮人便領着二人往宮内走去。
青灰色的地磚鋪滿了整座皇城的地面,偌大的大内仿佛一塵不染,偶爾有宮女太監提着燈籠匆匆而過,腳步輕緩,恭敬有序。禦道兩旁的石獅靜默伫立,守護着這座皇權象征的殿群。
遠處的宮殿在夜色中若隐若現,開闊平坦的路面一眼望不到頭。
而接下來的路程幾乎都要步行。
晚意走在崔道身後,夜晚的風撫過她的黑發,最終消散在空曠的前庭中。走在最前頭的宮人一言不發,不知走了多久,才到了坤甯殿前。
“崔大人,到了,裡邊請吧。”宮人領着崔道與晚意在一座殿前停下。
殿内燈火通明,隐隐可聞絲竹舞樂之聲。
有宮人守在門口,待崔道與晚意走近,便恭敬地将門推開。
琴聲漸漲,皇後正坐于上位含笑品酒,舞姬在眼前曼妙起舞,一副安泰和樂之景。
晚意感覺到崔道在前面稍稍松了一口氣,二人走到殿内,立于波斯絨毯上行禮。
“起來吧。”皇後聲線優雅從容,卻能讓人感受到威嚴。
晚意謝過站起身,方才心中戚戚,沒有仔細看到場的賓客。此時一轉頭,不僅看到了沈知豐與沈韻真,還瞧見了李遊元,正堪堪看向自己。
晚意不禁皺眉,細想今日皇後宴請的目的,恐怕是與崔家的私事有關。
衆人坐于自己的位置上品酒聽曲,皇後沒有說話,無人敢發問。晚意環顧了四周,食案前幾乎都已有人入座,這代表今日宴請的人大概都到齊了。
崔括卻還未來。
皇後巋然不動,不知是在等誰。晚意轉眼看到崔道正擦汗,知道他是心急崔括還沒有出現,不由看向皇後,卻未在她臉上見到不悅的神情。
“姑母!”
衆人聞聲擡眼望去,隻見一個身着華麗的妙齡少女從門口處翩然而入,她的身後則站着一位長身玉立的公子,正是崔括。
那少女小跑到皇後身邊坐下,一雙明媚的眼眸嬉笑着看向衆人,在落到崔括身上後,少女面上陡然升起紅暈,嬌羞地往皇後的懷裡靠了一靠。
方才還略帶威嚴的皇後在見到少女後,面帶慈祥地将她摟進了懷中。
殿中,崔括正躬身行禮,皇後笑着擺擺手,“快起來。”
“璎兒是特意去門口迎你的,你可知曉。”
崔括垂眸,一雙眼睛看不出喜怒,淡淡道:“臣知道。”
“哎呀姑母,别說了.......怪羞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