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行之評論的時間是一個小時前,細細察看确認後,任梨夢回想起,那個時間段沈行之本人正好和她在一起,樓梯間裡,兩人都沒打開過手機,更不可能有閑情逸緻發評論。
任梨夢果斷點進沈行之的賬号,看到同時間沈行之不光給徐遲遲評論了,甚至還發了條宣傳微博,和節目組好幾個嘉賓互動,更是印證了她的猜測。
任梨夢眼神一凝,像是想起了什麼,在微博搜了一下《山海》兩天的播放熱度,果然顯示今晚高開低走,第一期下後半段收視率相比于首播數據遜色不少。
再切出微博,點開這兩天99+信息沒變過的微信,節目組和任梨夢對接的工作人員晚上給她發了新消息,除了流程溝通事宜外,還建議她多和其他嘉賓互動。
原因,呼之欲出。
綜藝節目,太卷了。
熱度就像是工作KPI,節目組必須為廣告商、平台方等負責,《山海》第一期下的節目看點不少,答題組隊、出發第一站都是綜藝經典環節,嘉賓配置也是頂尖,如果這些内容不夠,那節目組後續又準備如何剪輯,才能刺激觀衆?
沒有人能夠允許《山海》首播即巅峰,所有嘉賓都清楚,節目播放數據和熱度的重要性,任梨夢可以想象接下來的錄制,一定會更激烈。
第一期上視頻播放量熱度高峰除了沈行之出場片段,主要集中在陳何和洪清漓等的互動畫面;
第一期下雖然整體熱度下滑,但沈行之和她相認“學妹”的環節卻是整個第一期收視率的最高點,這些點也是微博等社交媒體讨論和視頻剪輯的焦點。
相比之下,嘉賓初舞台表演的熱度平平,隻有沈行之的《秋毫之末》非常出圈,可那是沈行之的影響力,而不隻是舞台的作用。
任梨夢又翻了一下自己的社交媒體評論區,有關她初舞台《玉堂春》的内容完全淹沒在和沈行之相關的一條條交流下。
受限于精力,這兩天除了發節目組的任務帖,她線上基本一聲未吭,沒有參與互動,但觀衆們的熱情絲毫未減,當事人隐身毫無影響,大家早已自行争辯起她和沈行之的關系,她的評論區和節目讨論點重合内容很高,含“沈”量超标。
正方秉持着清清白白的原則,義正言辭表示着:“抱走我家哥哥不約!他倆隻是校友!八百年前一起主持過學校活動,十幾年前的關系,節目組别營銷了!行之不過是覺得任梨夢是校友,又初入娛樂圈,節目裡幫忙cue給點鏡頭,節目組做個人吧!什麼瞎剪輯!隻會薅我們行之!”
“行之單身!單身!單身!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我對任梨夢沒意見,隻是某些觀衆是不是需要挂眼科,天天看啥都是磕生磕死!這是競技綜藝,不是偶像劇!能不能滾!!”
“路人動動腦筋想想啊,真是我家嫂子,行之敢這般正大光明嗎?行之一直很幫忙提攜新人,瀚星大奶媽了,死瀚星每次都沒半點用!!!”
反方則“兩耳不聞窗外事”,隻意味熱情評論着,“好漂亮的小姐姐,入坑了(垂涎)梨夢,你要是和沈行之談戀愛就把頭像換成你本人,我們都懂(眨眼)(眨眼)(眨眼)”
“大學學妹诶,校園戀愛絕對是白月光!嗚嗚嗚,不愧是《山海》戀綜,我又磕到了!梨夢,你一定和沈行之已經在一起了吧?他家粉絲雖然很兇,但沈行之和你真的配一臉!”
“梨夢和行之第一期一隊诶!怎麼還有一周時間,好想趕緊看他們相處細節,都一隊了,還是行之堅定首選,我淺磕一下,梨夢你肯定不會反對吧?”
任梨夢:......
如此活潑“友愛”的觀衆,如果讨論内容和沈行之無關,稍稍分點給她的主持職業或者初舞台《玉堂春》,任梨夢感覺今晚自己做夢都會笑醒,然而現在她隻能安慰自己,也挺好,“群衆基礎”有了,沈行之的“cp大計”又進一步。
事實上,她現在連省略号的想法都隻能在心裡默默打。
播出期間,無論是考慮節目整體,還是顧忌和沈行之的合作,她都不可能專門澄清自己和沈行之的關系,誰讓節目組樂見其成,而她錄制前也專門簽了相關協議,任梨夢所能做的隻是明天再多練兩遍梆鼓。
如果将所有和沈行之相關的讨論看做天降熱度,她已經足夠幸運。
沈行之自帶無數流量話題,播出檢驗認證的節目扛把子,如今,她即将抱緊沈行之大腿,随着《山海》播出,肯定越來越能“被觀衆看見”,那她現在更多的是需要将這波流量化為己用,周日的競演直播她絕不能掉鍊子。
打鐵還需自身硬,她不可能坐享其成。
任梨夢在心底暗下決心,手上沒有停下半分動作,她打着哈欠,快速熱情回完節目組消息,斟酌内容打卡相熟嘉賓的評論區,望着默默流逝的時間顯示,即便社交軟件還有太多信息等着處理,她也隻能“戀戀不舍”放下手機先睡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