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有儀,本名梁有儀,謝婉妹妹謝姻之女。梁有儀八歲時,其父梁忠因輕敵北伐,導緻太安城失守,梁忠為守城戰死沙場,謝姻自戕而亡。
不知蕭從林用了什麼法子,從趙籍手中保下了梁有儀,趙籍沒再追究梁有儀。但民間風言風語不斷,有說梁忠死有餘辜,有說梁有儀不詳客死雙親,一時之間衆說紛纭。蕭從林為梁有儀改姓為蕭,落在已故弟弟名下,才堪堪堵住悠悠之口。
彼時謝婉已故,趙陵入府,蕭從林隻好将蕭有儀送到她漳州鄉下叔父家。
時光飛逝,蕭有儀年過十四,已到談婚論嫁之時,其叔母厚着臉皮帶蕭有儀上京,投奔深受皇恩的蕭從林,美名其曰鄉下難尋良婿,上京城為蕭有儀結一門好親事。
不過是借口罷了。
蕭有儀與蕭從林并非血緣叔侄關系,京城之中,不乏知曉梁忠舊事之人,一傳十十傳百,蕭有儀身份尴尬,很難在京中說親,甚至可能舊事重提,打破她原有的安穩日子。
這個做叔母的半分不為侄女考慮,不過是借着蕭有儀與蕭從林還有一層關系,上京為自己兒子相媳婦罷了。
蕭懿安心中生起一絲憐愛,拉過蕭有儀的手:“我叫你小儀可好?”
“好。”蕭有儀腼腆一笑。
見她局促,蕭懿安遞過去一本舞譜:“方才聽你所言,應該是會跳舞的,這個舞譜可能看懂?”
“會一點點。”
蕭有儀接過舞譜翻閱起來,不過一刻鐘的時間,她便将複雜的舞步熟記于心,動作流暢地在她身上展現。
令人驚歎的是,她不僅迅速掌握舞蹈的節奏,跳起舞來更是優雅自如,舞姿曼妙,腳步輕盈而準确,無論是旋轉、跳躍還是滑步,都顯得那麼從容不迫。
“跳得真好。”蕭懿安不吝啬地誇獎。
“堂姐過譽了。”蕭有儀臉頰泛起淡淡紅暈。
“唉,我要是跳得如你一般好,也不用愁了……”
“堂姐何出此言?”
蕭懿安将春日宴賽舞、自己禁足練舞之事詳細道來,蕭有儀聽後道:“若是堂姐不嫌,不若讓我陪你一道練舞,許能見些進步。”
“那可太好了。”此言正中蕭懿安下懷,練舞誰都能帶她練,可舞娘向來闆正個臉,言行之間拿出師傅架子,常常扔下一兩句模棱兩可的指導,便留她自己悟,若蕭懿安真能悟出其中真意,舞蹈早就進益了。
今日婢女們來送茶水點心時,見蕭懿安舞步較往日流暢不少,心中又驚喜又疑惑,再一觀望,原來是旁邊有一位小姐細心地指導她,一步步示範動作。
蕭懿安差婢女将蕭有儀陪同練舞一事禀報趙陵,破天荒的,趙陵點頭應允了,沒有揪着禁足一事,禁止蕭有儀與蕭懿安往來。
“小月,發生什麼好事了,夫人竟然答應了?”
小月答:“今日夫人去軍營探望老爺,帶了許多吃食慰問将士們。将士們見了非常熱情,一口一個嫂子地叫着,紛紛嚷着“嫂子多來探望”。夫人雖然面上不顯,但回府後心情一直很好。”
婢女們離開後,蕭懿安便攬着蕭有儀向卧房走去:“呼,好累,咱們吃會茶點。”
二人進入卧房,蕭有儀一邊走,一邊眼波流轉,細細打量。繡帏輕卷,錦衾疊疊,珠簾搖曳,金銀器皿一應俱全,她微微颔首,瞥過自己的粗布衣服,目光微斂。
她沉吸一口氣,緩緩擡首,一碟糕點吸引住她的視線。
點心精緻小巧,狀似牡丹,花首之上,點綴細細的金絲,流光溢彩,仿若雕刻而成,竟讓人不忍心入口。
她悄悄望向蕭懿安,卻見後者絲毫未注意到她的小心思,大咧咧地用手扇風:“練得有些餓了,小儀,多虧有你啦,來,嘗嘗這個。”
“不……不用了,我還不……”蕭有儀輕輕搖頭,擺手拒絕。
“餓”字還沒說出口,下一刻,蕭懿安遞來一枚點心,點心後是蕭懿安彎彎的笑眼:“小儀,一定要嘗嘗這個。”
她手心微微冒汗,小心接過糕點,卻無從下口,這個……要怎麼吃?上面的金絲要拆下來嗎?
就見蕭懿安拿起一枚,皺眉看了一眼,而後視死如歸一口塞進嘴裡。蕭有儀有樣學樣,雙手捧起糕點,一口咬掉半枚——好、好甜!
“哈哈哈,看你那表情,是不是很甜?”蕭懿安笑問。
“是很甜,但挺好……挺好吃的……”她撒謊了,其實除了甜,根本品嘗不出其他滋味。
“這是金絲百花酪,不知道我爹從哪裡聽說,這個糕點吃了美容養顔,日日給我送過來,”蕭懿安倒了一杯茶,“其實吧,我倒覺得這個糕點不是很合我胃口,嘿嘿,我第一次吃齁死了,後來發現配上濃茶,稍微好些,但還是甜,阿暮卻說不甜,我懷疑她味覺失靈了,所以方才一定要你嘗嘗看,果然很甜對吧。”蕭懿安把茶推到她面前。
“嗯。”蕭有儀點點頭,接過茶,一口茶,一口糕點,茶味的苦澀中和部分甜膩,不似那般齁嗓子,她終于品出一點糕點的味道。
蕭懿安繼續道:“這個糕點确實很漂亮,但是我喜歡吃紅棗糕,紅棗糕你嘗過嗎?之前阿暮悄悄給我帶過,據說市場裡十文錢一打,又便宜又好吃。下次她再給我帶,我拿給你嘗嘗。”
“好。”見蕭懿安說得繪聲繪色,蕭有儀被逗得笑出聲。
連她自己都沒意識到,不知不覺間,蕭懿安三言兩語,便消解了她方才的不自在和無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