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友C:急什麼,剛剛在翻文件
何榮章:大佬!!!
何榮章:龍顔大悅.jpg
群友們因為資料沸騰起來,何榮章沒再管這些,手指勾選轉發,将報告分享到社會實踐小組群。
俞青青點進一看,标題是“福利院老人養護現狀調查”,底下整齊列出了組長組員,按照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等分部分逐一闡述。
内容詳實,一應俱全,倒是不錯的攥寫參考。
群聊裡何榮章簡單說了一下由來,獲得了一堆電子玫瑰表情包作為答謝,還有金燦燦的“謝謝”在他的手機屏幕裡發光發熱。
憑借這份資料,何榮章順理成章地成為了組長,約好在第二次上課一個組的擱一塊兒讨論讨論選題。
第一次見面他就眼前一亮。
一個個怎麼都這麼盤靓條順?
雖然是坐着,但也比旁邊人高出一個頭,可見身高也差不到哪兒去。
他抿着嘴唇,在後邊踩着五厘米的增高鞋轉了一圈,心裡直可惜自己沒多帶幾個增高鞋墊。
快到上課時間了,何榮章攏了攏自己的柳釘外套,還是坐在了四人組旁邊。
座位比較窄,修仙之人又身姿挺拔,何榮章和陳無憂幾乎是肩膀挨着肩膀,全靠柳釘戳出一點距離。
何榮章稍微動一動都受限,隻好把外套脫下來,心裡很是不舍。
要不是自己身材不夠完美,他至于大夏天地穿這種墊肩外套嗎?
何榮章自我感覺被組員襯托得像個小雞仔一樣,低着頭獨自傷感。
上課鈴如期響起,講台上的老師清了清嗓子,開口道:“現在我們全班都已經組好隊了,不少小隊也定下來選題方向。”
“但是有些選題很沒有研究價值,有些選題不符合我們社會實踐課程的要求。”
“這次課我将仔細地說明選題的要求,大家專心聽課,不用拍照,之後會把講義發在班群。”
老師走到座位之間,手裡還拿着卷成一筒的講稿,随機點起來了一個男生,“你來說說看,你覺得社會實踐是要鍛煉同學們什麼樣的品質?”
男生支支吾吾道:“額,實地調查的能力?”
老師手掌下壓,示意他坐下,接着自己的授課:“沒錯,我們社會實踐正是要大家進行調研、分析利弊,展現自己發現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但是很多小組,不止你們班,大量地出現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的選題,這怎麼讓大家走出校園呢?”
這句話是很有說服力的。
共享鍊接裡明明白白地寫着選題,從大學生婚戀價值觀研究、大學生生活消費研究到大學生外賣文化研究,幾乎是要把大學生研究個底朝天的架勢。
老師眉頭緊皺,細小的紋路随着表情炸出來,“我教社會實踐有十年了,别給我耍花招。”
“這些所謂的大學生調查,一般都聲稱采用‘線上問卷和線下問卷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說得像模像樣,實際上就動動手指把鍊接群發,讓同學來湊數。”
“躺在宿舍裡吹着空調,線上就收集了百來份。再在食堂門口站一會,拉幾個同學随便答幾份,學校大門都不用出,社會實踐就完成了。”
聽着老師批評的話語,俞青青有些心虛。
她之前看見共享文檔裡一溜兒下去的選題有大半都是在研究學生群體,還冥思苦想着自己要找什麼方面入手呢。
沒想到險些弄巧成拙。
老師清了清嗓子,認真道:“總之,不允許大家選擇大學生相關話題,我們附近就有公園,有福利院,有空心化的商業街,都是很好的調研對象。”
“還有課題存在其他的問題,比如調查難度大,我們一一講解……”
小小的課題選擇既承擔着外出鍛煉的使命,又局限于學生們的水平和能力需要降低難度,規範和技巧足足講了一節課。
俞青青一面聽一面記着關鍵字,不知不覺下課鈴聲便響起來了。
這兩節課都是社會實踐,大家夥在下課時間自由活動和聊天,或者起身去教師外邊透透氣。
何華章突然叫起來:“大意了!”
他氣得直跺腳,一轉頭又對上了2G網速的組員。這幫家夥根本搞不清楚情況,臉上都是如出一轍的迷茫和清澈。
何華章把手機遞過去,屏幕上正是填寫的鍊接。
不知何時,那些大學生相關的選題已經悄悄改變,轉而集中在老師方才提到的合适研究對象上。
何華章語氣沉重道:“現在有兩個小組研究公園、兩個小組研究福利院、三個小組研究商業街。”
兩三個小組各自找的角度并不相同,但是已經極大地占據了較為有利的研究方向。
再跟風選擇的話,競争會更加激烈,做出好報告的難度也會直線升高。
何華章垂着腦袋道:“居然趁着我們認真聽講的時候悄俏占了選題!”
他撐着桌子,無奈道:“我們恐怕得自己下功夫找找有什麼能研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