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名叫鄭志宏,說起來也是池影她們這些人的師兄。
隻不過這位師兄念的是京城電影學院裡的管理學院,學的是“影視管理”這一塊的,說白了就是培養電影系統管理類幹部的。
鄭師兄畢業以後進了華影集團,年輕人又是專業對口的科班大學生,肯幹活,也有點真本事,在集團裡如魚得水,沒過幾年就成了集團裡最年輕的科級幹部,前途不可限量!
隻不過那幾年流行下海,鄭志宏雖然在集團裡幹得紅紅火火,但是他也看到了國企系統内裡的一些弊端,甚至有些事他是不認同的,覺得長此以往肯定是不行的。
年輕人容易沖動,後來覺得自己有點人脈和資源了,就在一些朋友的撺掇下,下了海。
此時的下海已經不像八十年代末的那波下海了。
八十年代末那時候,體制内的人下海,多數都是留職停薪。比如要出去下海,可以幹了幾年以後再回來,就是在外面那幾年單位不給你發薪水;等過幾年不想在外面幹了再回來,你的位子還在這裡,照樣還是自己人。
而這幾年下海,那就要正兒八經地辭職去單幹了。
鄭志宏原來雄心滿滿,以為自己什麼都有,年紀又輕,可以幹翻世界;結果出去了以後才發現,滿不是這麼回事兒!
他在集團裡那幾年,因為内地片源少,内地八大電影制片廠每年就拍那麼幾部片子。像是外國片,港台片的發行權,都是華影集團握着,所以都各省的電影公司都求着華影集團這邊,對于明顯能賣的好的片子,都是想沖過來分一杯羹,拷貝都是要靠搶的……
所以那幾年,各方諸侯求着鄭志宏這個管發行的幹部,幾乎都要請客送禮走門路地上趕着求他了。
出去了以後,就變成他求人了!
這幾年開始,民營資本都開始參與影視制作,這方面一放開,各種片源就多了……又是雙向式選擇,人家地方上的電影公司不看好你這部片子,拷貝就會少要,或者是不要都是可以的,企業化經營,利潤肯定是第一位。
所以他自己單幹以後,籌措資金嘔心瀝血制作了幾次片子,還有轉過頭來求着昔日這幫“同事”、“下屬”拿拷貝,排檔期……
而且那幾部片子賣的也不怎麼好,現在輪到他來請各路諸侯們吃飯了,就這還要看别人給不給面子,肯不肯出來應酬你,好幾次他的胃都喝出血了,也沒有磨出一部大爆電影。
鄭志宏私下裡琢磨過來琢磨過去——為什麼會這樣?
後來他也想通了,歸根結底,市場經濟,效益還是第一位的,主要還是自己做的這些片子不行,老百姓不愛看,賣不動……
為什麼人家天成的片子就能一部接着一部往外賣,而且隻要拍完一發行,各省電影公司的人都會蜂擁而至搶拷貝,還不是因為手下有馬援朝這個能賺錢的導演嗎?
所以他也想找這樣的人……
這次雷大佬一給他打電話,說要拉他入局,他立馬就精神了。
再一打聽,是前段時間才拍過大爆電影《婚禮婚禮》的導演池影要開新片,二話沒說,“噔噔噔”就跑過來了。
這時候還快到吃飯點了,雷大佬幹脆就招呼韓主任和池影邊吃邊談,中午就在華影小食堂,他做東招待自己的兩位現任下屬和前任下屬。
韓主任一聽是鄭志宏過來,頓時心裡就犯怵了。這哥們兒真是挺能喝的,一直名聲在外,她趕緊說道:“老領導,我跟小池是女同志,喝不了酒的……”
“嗐,喝什麼酒呀!不喝酒,談正事,我們就吃個工作餐,邊吃邊聊,都不是外人兒……”
雷東明帶着韓主任和池影下了樓,走幾步就到了華影小食堂,他直接要了一個小包間,都沒點菜,直接大手一揮,讓後廚大師傅照着最拿手地整。
還沒過一會兒,鄭志宏就氣喘籲籲地竄進小包間了。現在都已經十二月份了,京城已經入冬,可池影卻發現這位未來的電影大亨頭上一層薄薄細汗……
這可真會做人,今天即使這事談不成,就沖鄭師兄這幅殷勤勁兒,以後有什麼好事,雷大佬還是會喊他。
鄭老闆一進包間,跟雷東明和韓主任打過招呼之後,上來就坐到池影身邊,滿臉熱情地說道:“我早就想跟小池導演好好聊聊了!《婚禮婚禮》慶功會那會兒,我硬是沒擠進去。池導啊,我也是京城電影學院畢業的,不過比你早幾年,我托個大,叫你一聲‘師妹’,你可别見怪!”
說的池影都要跳起來了!
開玩笑,這可是前世中國電影排名前三的資本大佬之一,甚至後來像吳老闆的“天成”都沒落了,要靠變賣房産來做電影的時候,這位師兄每年都還有大賣影片橫空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