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電影的後期,主要集中在剪輯和配樂、作曲這一塊兒。
池影的這部片子是現實類題材,不需要做什麼高科技特效。
一般電影的剪輯權都是在制片方,《婚禮婚禮》這部電影是華影集團出品的,制片方就是劇本策劃中心,所以剪輯權還是在池影手上。
池影拉着陸偉,找了京影廠的兩位剪輯師把這活兒給幹了。整部樣片完全是按照她自己的意思來進行剪輯的。
但現在就是配樂這一塊兒稍微有點麻煩。
目前國内的電影配樂,還不像國外那樣發達,既沒有專業成型的電影配樂流程,更沒有成名的電影配樂師。
好在陸偉之前在唱片公司混過一段時間,所以這上面還是有些人脈和資源的。
他雖然跟唱片公司那邊已經徹底斷了,但是以前在那邊認識的一些朋友還是用得上的。
他向池影推薦了一位前幾年成名的校園歌手——周岩。
周岩本科讀的是青大,特别有才華特别聰明的一個人。一般人照說能考上青大,應該也是走上了人生巅峰了。
但是這哥們兒大學二年級的時候,執意要退學做音樂。他家裡人都要瘋了,實在是沒攔住,正好他第一首歌就火了,唱片公司也很快簽了他,于是就把這條路走下來了。
但是這兩年周岩又有新的追求,不再想做校園歌曲,想試驗性的做一些有深度的音樂了。
陸偉也算是科班出身,所以在唱片公司的時候,跟這位仁兄比較投緣,之所以選他,則是因為周岩是個全能選手,作詞作曲都是把好手,他唱的所有的歌都是自己創作的。陸偉覺得找這樣的人來,應該能滿足要求。
而池影一聽到這個人選,頓時一百二十個願意。
前世這位哥後來都成了内地樂壇的頂梁柱了,在整個唱片業被流媒體沖擊得七零八落的情況下,他出新唱片居然還有一堆粉絲真金白銀地掏錢捧場。
所以周岩的音樂才華是毋庸置疑的,區區一個電影配樂找他簡直是牛刀殺雞。
陸偉和池影兩個人約了個時間去找了這位仁兄,見面的地點是周岩租住的小院。
一開始池影就向他大概介紹了一下整部電影的梗概以及整體風格。
之後她就說出了自己對配樂和主題曲的一些想法。
池影首先想要有一點煙火氣,其次還是一種比較溫馨和淡淡憂傷的風格。
電影裡的男女主角,處在這樣一個喧鬧的大城市,他們隻是熙熙攘攘人群中的個體,他們在茫茫人海中尋找着另一半,卻又差點把她/他弄丢了……
所以池影把這種繁華熱鬧中的孤獨表現出來,片尾曲她希望稍微蒼涼一點,而前面電影裡頭的配樂,就比較歡快一點,或者是溫暖一點。
周岩聽了這些話以後,還是有點吃不準,他跟池影提出:“我能不能先看看片子?”
“真是不好意思,我們剛拍出來,還沒有剪輯完,我把一些分鏡的東西給您看看,可以嗎?”
周岩大概翻了翻池影帶過來的分鏡頭劇本,就點頭同意了。
其實他本來不太想接這活的,這次也純粹是為了幫陸偉的忙。
既然談妥了,雙方都不是什麼八面玲珑善于交際的人,場面一下子就冷了下來。
周岩又翻起了那本分鏡頭。
池影的分鏡頭畫的非常有功力,其中有一張,是男女主角重新在初遇的天橋上相逢,重點是兩人對視,但周圍擦肩而過的人群,天橋下川流不息的車輛……整個畫面一下子就沖擊到了周岩。
他一下子就對池影說的,想表達那種“喧嚣中的孤單”有了感同身受。
“我最近在試驗一些不一樣的音樂——就是和現在市場上流行的有很大的不同……中間有一首曲子就和你說的這種非常契合,我彈給你聽聽?”
周岩說完就徑直進了自己卧室,拿了一把吉他出來,自顧自地給池影和陸偉彈起來了。
陸偉倒是沒什麼,他對音樂既不敏感更不在行。
池影卻驚呆了——這首曲子的旋律就是前世周岩最經典的一首作品!
經典到什麼程度?就是說,隻要一提起華國音樂跨世紀五十年的經典歌曲,必然會有它一席之地。
而對于周岩,前世說他從一個流行歌手到華語樂壇大師,标志性的作品就是這一首!
甚至有業内人士透露,靠着這首歌的版權,周岩兩輩子都不用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