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竹笑了笑:“我知道江東那邊在禁這些,可這種東西,光是用暴力去禁止是沒什麼用的。百姓們過得太苦了,精神上想找個寄托,這是可以理解的。”
“我知道。”孫策撥弄了她裙邊綴着的珠玉流蘇,“可是不少奸人打着這個幌子去坑害百姓,這我忍不了。”
“所以現在你隻許他們信奉西王母了。”
“是啊,”孫策點頭,又擡頭望向她,“我母親也信奉西王母。”
“嗯。”折竹有一搭沒一搭地回應着他。
“那你就不好奇,我信奉什麼嗎?”
折竹意外,又見他不知何時已經盤腿坐到了地上:“你這江東小霸王,也有信奉的神明啊?”她笑問。
孫策望着她微微一笑:“在遇見你之前,我從未有過這個念頭。但那夜在虎跳峽初見了你,我就想,若你真是仙女,無論是哪一路的神仙,隻要再讓我遇見,我都會皈依你,今生今世,來生來世,我都信奉你。”
他說這話的時候神情很認真,折竹也怔了下,明白他說的不是假話。少年人的真誠一覽無遺,她自然也是有些感慨的。
她沒有立即就答話,而是側過身,一手搭在扶手上,笑笑地問他:“孫策,你聽說過三皈依嗎?”
“三皈依?”他自然未曾聽過。
折竹靠去椅背上,望着雕梁畫棟的屋頂,她娓娓道來:“從前有一個小和尚,有一天他認識了一個小姑娘,兩個人很快就成了玩伴。
小和尚經常給小姑娘講故事,有一天小姑娘又來找小和尚:小和尚,我又來聽你講故事啦。
小和尚問:秀姑娘今日想聽什麼?
小姑娘說:什麼都行。
小和尚就開始講啊:從前有個老和尚……”
孫策噗嗤笑出了聲。
折竹斜眼看了他,他趕緊又坐直了身子:“你說,你說。”
“小和尚說:從前有個老和尚,總是被賊偷。有一天賊又來了,他就對賊說,請你把手從門縫裡伸進來,你要什麼我就給你什麼。
那賊一聽高興極了,就把手從門縫裡伸了進去。
誰知老和尚一把抓住他的手,然後用棍子打,一邊打還一邊喊: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那賊痛極了,隻好無奈跟着喊: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這就是佛經裡著名的三皈依故事。
小姑娘聽了說:你那是三皈依,我這卻有四皈依,要不要聽?
小和尚問:何謂四皈依?
小姑娘說:你把手伸過來,我念一句,你念一句。皈依佛——
小和尚笑了一聲,心想這不是跟他說的一樣嗎?但還是跟着念:皈依佛——
小姑娘又說:皈依法——
小和尚還跟着念:皈依法——
小姑娘說:皈依僧——
小和尚念:皈依僧——
小姑娘最後說:皈依秀姑娘。
小和尚:皈依……
他跟着念到一半,意識到不對,便停了下來。
小姑娘就催促他呀:說啊,皈依秀姑娘。”
折竹說到這裡停了下來。
孫策那叫一個急啊,催促問道:“那小和尚他說了嗎?”
午後的陽光穿過敞開的窗戶,肆無忌憚地在書案上灑下一片金光斑駁。
樹影搖動,折竹也跟着搖了搖頭:“這個故事的結局,是小姑娘去了遠方,而小和尚呢,依舊待在他的寺院裡,一遍又一遍聽着三皈依的故事。”
“那還挺可惜的。”孫策難掩臉上的失望,他隐隐約約覺得,自己似乎明白了什麼。
但他很快就又振奮起來,伏在座椅扶手上,兩眼堅定地望着折竹說:“不過你放心,我會跟着你念的。”
“哦?你念什麼?”折竹好笑道,“我可不是小姑娘,我也沒要求你跟着念。”
孫策卻沒笑,他重重地點頭:“嗯。不過我不皈依佛,也不皈依法,更不皈依僧。我孫策,”他深深望進折竹的眼中,“隻皈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