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說書的時間,施黎把裝着冰粉的木桶提到了村口大樹下。
“喲,二娘今天怎麼還帶個桶來?”
施黎對大家夥拱手道:“說書也有幾個月,承蒙大家照顧,施黎感激不盡,今日弄了個新奇的吃食,請大家嘗嘗,還請不要嫌棄。不過碗筷不夠,各家有碗的就請出一些,多謝多謝。”
白送吃的不會沒人要,雖然還不曉得是什麼,村民們已經紛紛踴躍響應。
等端上一碗冰粉,施美娘忍不住問:“二娘這是什麼東西,倒沒有見過,能吃嗎?”
“當然能吃了,”施黎當即給他們做了個表率,一口下去甜蜜可口暑熱頓消,“這個天吃這個最舒服不過了。”
村民們也沒啥抗拒心裡,多是高興和新奇的,嘗過之後幾乎沒人不喜歡,尤其是那些小孩子,瞬間就被這甜蜜的味道虜獲。
“二娘你要賣的就是這個?”施美娘問。
施黎點點頭:“你覺得如何?”
“好是好,隻是這是什麼東西做的,以前從未見過。”
施黎早就想好了說辭,輕咳一聲道:“這是我在書上看來,然後自己琢磨着做出來的。”
施美娘不由得感歎:“還是讀過書好,什麼都知道。”
“你多看些稍微正經點的書也能什麼都知道。”
施美娘讪笑兩聲:“罷了罷了,我認得多少字,也就看個話本行。”說完她又有些疑惑,“不過二娘,你什麼時候看過正經書了?”
“就是最近,”施黎道,“不看書不行,多了解一些總是好的。”
施美娘哦了一聲,也不再多問。
過了兩天,木匠把施黎定置的木桶送來了,施黎看過之後非常滿意,付了錢後便準備起來。
兩隻木桶分為上下兩層,外面加了卡扣可以拆分成四個矮一些的小木桶,施黎拿一個裝滿凝好的冰粉,拿一個來裝紅糖蜂蜜山楂之類的配料,其他兩個則裝酸梅湯和綠豆湯。萬事俱備隻欠東風,第二天,天還沒亮施黎就出發了,她跟施美娘家的說好了,租用他們的牛車,一早一晚都由施美娘駕車接送。施美娘家其實不太樂意,但耐不住施美娘的勸,便也答應了。
施美娘倒是很樂意幫這個忙,她覺得施黎自從出去服了一次徭役,整個人都變了,見識廣了人也有趣了,非常願意幫她這個朋友。況且她是個閑不住的,整日遊手好閑,平日裡本就隔三差五往城裡跑,如今天天去更是求之不得。
其實這也是施家不願意的原因之一,施美娘年紀不小,今年二十多歲了還沒說個夫郎,成日裡追雞攆狗,附近有好的男兒都不願意嫁給她。偏偏施美娘心氣還高,非要娶個十裡八鄉最出挑的。可她沒有本事,為人又浪蕩,出挑的夫郎誰誰瞧得上她?
進了縣城後,施黎并沒有急着去沿街叫賣,而是跟着施美娘到了她家開煎餅鋪的三姨家去打了聲招呼,認了個臉熟。都是一個鄉裡出來的,認識認識以後才好有得照料。
施美娘的三姨叫施麗霞,看起來也是個爽利幹練的女人,對施黎也很熱情。得了一番指點後,施黎又轉道去了旁邊的一個茶館。茶館二樓坐着幾個膀大腰圓的壯婦,個個兇神惡煞,看起來就不好惹。
這幾人就是專管這條街的‘稅收人員’了,施黎上前說明來意,對方也沒刁難,問清楚是做什麼買賣,得知是買茶水飲品的,便說每天要收十文保護費,因是第一次,還要額外給一兩銀子的費用。
這确實是黑,可施黎也沒辦法,就當入鄉随俗吧,便咬牙繳了這些費用。
“去吧,”其中一個壯婦給了個黑木牌,又說,“明兒來的話,還是在這裡給錢,若是做得下去,可以一月一月的繳費用,月費就是紅牌子,牌子你拿去挂在攤子上,街上的人不敢找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