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壽宮裡暖意融融,殿中鎏金卧龜蓮花紋五足朵帶銀香爐散着袅袅輕煙,梅爻從那杳杳淡香中,嗅出了一絲藥香。
太後宿在東暖閣,未及通報,便見皇後、長公主及扶光公主聯袂而出,李幼彤伸手朝她輕輕比了個“噓”聲,梅爻料想是太後又睡下了。
她恭敬施禮,輕聲道:“見過皇後娘娘、長公主、扶光公主。”
李羞月乍見梅爻,不自覺便想起了被她處死的葉貴人。
葉少仙那張被軟紗遮眼的臉,竟與眼前這張嬌媚小臉有七八分像,她那個色令智昏的兒子,顯然已被迷住。
其實文山郡主背後的武力和财勢,李羞月也饞,隻是與昭華比,她更看重以長公主為首的宗親支持。蠻王梅安雖手握重兵,可李羞月認為并不持久。她兒子是要坐太子位的,蠻妃為後,李氏那一杆人先要掀了桌子!
至于側妃,那是不用想的,眼前這嬌蠻和她那霸道的爹,斷不會應允。
望着那張美到叫人心顫的臉,李羞月想不通,陛下既召她入京,又為何遲遲不賜婚,徒留這媚禍招搖京中,長夜造夢。
最好是讓她嫁給李晟的支持者……長公主的李牧便合适。
梅爻自是不曉得,皇後娘娘一時對她百感叢生,她隻從對方眼中一閃而過的涼煞,敏銳覺察到一絲芥蒂。
李羞月和善地去拉梅爻的手,笑道:“我常聽彤兒提起你,你們意趣相投,我喜歡得緊,也當你是女兒一般,無需多禮。”又扭頭對李憶如道,“我觀咱們這位文山郡主,除了鮮有人及的好樣貌,更是聰慧溫婉,靈秀天成,妹妹說是也不是?倒不知哪府有幸朝陛下求娶了去!”
李憶如正仔細打量眼前人,她那一雙波光盈盈的含情目,真是像極了二十多年前,随父入朝的蠻王世子梅安!
李憶如眉眼溫柔,語氣卻七分玩笑三分認真道:“确實靈秀非凡,若論哪府有幸抱珠而歸,我倒比姐姐更合适些。”
梅爻聽着兩位貴人當她面“做生意”,心下冷嗤,卻也擺出一副嬌羞模樣道:“皇後娘娘和長公主擡愛了。”又從風秀手中接過一道精緻紫檀雕花囊匣道,“自聽聞太後抱恙,臣女憂心不已,便于佛堂前手抄了一卷《藥師經》為太後祈福,願太後鳳體早日康健!”
李羞月接了笑道:“郡主有心了,太後已無大礙,養幾日便好。乍暖還寒,郡主自己也要多注意!”
“臣女多謝皇後娘娘關心!”
說話間殿外通報,李牧大人及昭華郡主來了。梅爻回身,果見幾個宮人簇擁着兩道富貴身影而來。
梅爻自内宴後便再未見昭華,她因昭華燒得那把媚香,一度火大,還未騰出手來還給她點顔色,便聽聞她失蹤了,繼而又聽聞她回來後大病一場,眼下瞧着确是瘦了些,以往的張揚跋扈好似也去了不少,悶悶地跟在哥哥身側,及至瞧見了她,那股高傲和冷意才又回來了些。
她又望向一旁的李牧,他身材高大,劍眉下一雙優雅瑞鳳眼,眼尾微微上翹,帶着些矜傲,鼻梁高挺,薄唇,面闊硬朗,烏發束冠,着深衣皂靴,玉帶纏腰,身姿挺拔,少年将軍威儀赫赫。
朝皇後和母親見禮後,李牧視線才轉向一旁仙姿玉影。他未見過梅爻,以往人在軍中,隻聞軍中貴宦子弟們私下裡嚼舌,稱文山郡主豔色無雙,眼下隻瞧了一眼,幾乎肯定她便是了!
長公主笑盈盈怼兒子:“你平日裡陷于軍務,春宴不來,少年人聚會也不見人影兒,你面前的是文山郡主,竟也不識得!”
李牧拱手道:“失禮了,望郡主海涵。”
梅爻淺笑道:“李大人言重了。”
皇後一笑道:“瞧這幾個孩子客氣的!這會兒太後睡着不便打擾,你們心意到了便好,也不用在這兒立規矩,年輕人還是多熟悉多走動,彤兒不如帶着弟弟妹妹們去轉轉?”
李幼彤自太後病倒便日夜随侍,兩三日下來已顯疲态,可聽聞母後這話顯然另有深意,便道:“番使供給太後一對灰鹦鹉,學舌頗有趣,就養在玉林苑,那園子裡新鮮玩意兒不少,不如一道瞧瞧去?”
一行四人出得殿來,李幼彤和梅爻走在前面,後面一對兄妹的目光,都盯在前面那道婀娜背影上。
嚴彧偷捏梅爻手那一幕,在李姌腦中揮之不去。
李姌一直當他是個冷情冷肺之人,每每見了都是一副拒人千裡之外的冰山模樣,竟不料他也會有這般小動作。她能接受這玉面羅刹誰都不理,誰都不愛,卻難接受他也會對某個女子動心……他做得那般自然,而她也沒有惱,這是何時開始的?
李姌思緒紛亂,不留神腳下一絆,一個趔趄往前撲去,虧得李牧眼疾手快将她扯住,才沒當衆出糗。
動靜驚動前面倆人,李幼彤回身道:“妹妹怎麼了?我瞧你臉色不大好,想是身子沒好利索,不若我送你去内殿暫歇,稍晚随姑母一道回府。”不待李姌回應,又對李牧道,“牧之便陪郡主去轉轉吧。”
李幼彤心思昭昭,李姌卻不想讓哥哥接觸這等狐媚魇道之人,陰陽怪氣道:“她哪有心思在這裡跟哥哥轉,隻怕……”話開了個頭,瞥見表姐眼鋒淩厲盯着她,剩下的話便沒敢再出口,瞪了眼梅爻,繼而滿目憂憤地望向哥哥。
李牧自是不了解女人間這點心思和糾葛,待要回應,卻聽梅爻懇切道:“昭華郡主身體不适,還是要好生歇息,我便不打擾了,先行告退。”
李姌腦子有病,可李幼彤也知梅爻多半無意李牧。她給她倆創造機會,也不過是遵着兩位長輩的心思做做樣子,見梅爻要走,便道:“既如此,牧之代我送送郡主吧。”
李牧恭聲道:“是,郡主請。”
李牧送梅爻行出幾步,抱歉道:“舍妹被母親驕縱慣了,一時無狀,還望郡主勿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