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壯年大聲喊喝。
開放的大唐女性,眷戀地盯着聖僧。
老頭老太太抹着眼淚,聲音顫顫巍巍地哭喊着。
長安,從來沒這麼開放,也從來沒這麼富庶過。
聖僧幫陛下化解了泾河龍王冤魂索命後,開始在長安開壇講法。
長安城的冤魂消失了,老人小孩再也不會做噩夢了。
那些因為連年戰争殺敵,身上纏繞業障,以至于被天道降下病痛,該提前結束生命的士兵,身上的病痛消失了。
長安城,在原來的基礎上,又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沒了病痛折磨,沒了冤魂噩夢。
聖僧的名字,響徹了整個長安城。
面如冠玉,風度翩翩,和藹溫柔,儒雅謙恭。
所有的美好,全都集中在了聖僧身上。
聖僧在長安的知名度,甚至超越了唐王李世民的知名度。
更不用說,如今手握九環錫杖,身披錦斓袈裟之下,聖僧身上釋放出一圈淡淡光暈,更是讓人看的若即若離,如癡如醉。
就算長安城窮兇極惡的大盜,在聽完聖僧講經後,也會變成惜老憐貧的善人。
人群在大聲喊叫着,不舍之意溢于言表。
然而,沒人沖撞即将要出行的聖僧。
大家都知道,聖僧此次西行,是為了取回大乘佛經,為大唐百姓謀福利,而且不是一世福祉,是可以度人三世的福祉。
“禦弟。”
唐王李世民從地上抓起一把土,彈到唐三藏杯子裡面,說出了那句千古名言:“禦弟,甯戀家鄉一撮土,莫愛他鄉萬兩金!”
“謝陛下教誨,貧僧謹記在心。”
唐三藏低頭,将杯中酒水一飲而盡
“今日,便讓朕為禦弟牽馬。”
唐王心情愉快,哈哈大笑道。
“陛下,您小心點。”
“怕什麼,朕也是馬背出生,馬上皇帝,禦弟,請!”
待唐僧上馬後,唐王将缰繩交到士兵手中,嘴角帶笑,眼角含淚,朝唐僧抱拳。
“聖僧!”
“聖僧!”
不知道是誰率先喊喝了一聲,跪在了地上。
一時間,兩側士兵,唐王李世民身後無數百姓,紛紛跪在了長安大街上。
唯有牽馬的士兵小心翼翼地牽着馬,低着頭。
這名士兵,同樣是姜澈的一具分身。
但見,随着士兵和百姓跪下,一道道氣運,從士兵和百姓身上流出,紛紛彙聚到了唐三藏頭頂。
這個凡夫俗子頭頂,出現了一朵緩緩旋轉的蓮花,氣運繼續彙聚,蓮花逐漸演變成了蓮台。
唐三藏在朝唐王陛下,無數長安城的百姓揮手。
姜澈牽馬站在原地不動。
就在這時,姜澈感應到了天道震顫,擡頭看向聖僧之時,看了一眼天空。
接引和準提!
佛門雙聖居然齊至!
唐僧頭頂的蓮台,也就是一人大小。
但唐王李世民頭頂的金龍氣運,卻一直綿延到了整個長安,比虛浮的蓮台更加凝實厚重,彙聚氣運,乃是蓮台的一萬倍。
接引和準提到達後,準提手握七寶妙樹,引來天道力量,開始切割唐王頭頂的氣運。
接引幢直接插在了唐僧頭頂氣運蓮台的正中心,緩緩旋轉起來。
準提切割下來的氣運,全都彙聚在了蓮台上面。
三界大能,全都看着此處。
封神量劫,還是以武王姬發拜姜子牙相父為引子,将人族領袖從人皇貶低成了天子。
如今,則是明目張膽地掠奪了。
火雲洞人族先賢,地府大德後土,五莊觀鎮元子大仙,天庭昊天玉帝。
一刻鐘後,兩位聖人總算如願以償。
唐王頭頂的氣運,一下子削弱了足有七成還多,全都彙聚到了唐僧頭頂。
蓮台釋放的氣運光芒直沖九霄,甚至沖開了周遭的天道力量。
這還隻是開始,等到氣運徹底傾注到十二品蓮台之中,天道,将再也無法鎮壓西方教氣運,那時候,西方教便會徹底崛起,才會真正大興。
昊天玉帝在空中看着這一切,也唯有一聲歎息而已。
道祖的命令,誰又能夠抗衡呢?
“叮,請宿主做出選擇;一、滅殺唐僧,掠奪唐僧功德氣運注入三十六品金蓮,得不滅金身,天道聖人;二、陪伴唐僧前行一路,瓜分氣運;三、增加唐僧磨煉,消耗唐僧氣運,得自由操控氣運神通。”
我……
姜澈牽着馬,差點就原地跌倒。
敢情,自己白費勁了?
而且還白費勁了近兩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