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一路過來,沈隽隻覺得自己快被颠得散了架。
先前便聽說這邊的路不好走,她還以為是怎麼個不好走,沒想到會颠簸成這樣,與其說是路,倒不如說是稍微平整些的土道。
沈慶在前頭趕車,沈父和她兩個人坐在後頭,見她的臉都被颠得發白,沈父不由道:“三姐兒,再撐一會兒,就快到地方了。”
沈隽強打起精神,“阿爹,您跟我說說這個柳溝村吧。”
反正坐着也是難受,倒不如轉移一下注意力。
見她感興趣,沈父思索了片刻,便同她說起關于柳溝村的事情來。
“這個村子,之所以叫柳溝村,是因為原來這一塊兒有好些柳樹,他們村子這塊兒又正好在一個地勢低的地方,像個溝渠,所以才叫柳溝村……”
沈隽聽得入神,随着自家阿爹漸漸往下說,阿兄也時不時在旁邊補充上幾句,她對即将要到達的這個村子有了初步的認知。
原來柳溝村原來雖然位置偏僻,整個村子卻不窮,甚至可以被稱之為富裕,蓋因他們有一門代代相傳的燒陶燒瓷手藝,相較于市面上賣高價的那些瓷器,他們的手藝更粗放些,但卻也有一種别樣的美感,賣得也不錯。
柳溝村富裕的那些年,村裡人生活的都不錯,連帶着周圍幾個村子也過上了好日子,因為人手不夠,便雇周圍的人來幹些邊上的活兒。
但人多了雜了,管理上又沒那麼嚴謹,漸漸地便生出問題了。
一開始或許隻是小問題,但有些解決了,有些沒解決,在往後便成了大問題。
“聽說是有人嫌給的工錢太少,活兒又太累,便跑到其他窯裡幹活兒去了,還把柳溝村燒瓷的機密給洩露了出去……”
說到這裡,沈父搖搖頭,歎了口氣才道:“要我說啊,他們的生意做得紅紅火火,定然是被外頭的人眼紅,才被特意做了局,被使了手段,騙走了他們的秘密。”
後面的故事便不難猜了。
無非是失去了核心機密的柳溝村自然也失去了市場上的競争力,騙走他們燒瓷手藝的人更有錢,更有人手,在外頭也更有人脈。
他們直接找到更有分量的人,買下了他們賴以為生的那塊兒用來挖高嶺土的地,還一道買下了東山縣以及周圍其他幾個縣裡條件差不多的地。
如此一來,沒有了原材料,也失去了手藝的唯一性的柳溝村衆人,相當于被釜底抽薪,隻能迅速地沒落下去。
聽到這兒,沈隽下意識問:“那個搶他們手藝的人……”
沈父像是知道她要問什麼,平靜地點了點頭,道:“那人姓苗,這一代的主事人叫苗熙攘,東山縣多的是苗家鋪子,你上街的時候應當見過。”
沈隽恍然。
同時在腦海中回想起一張慈眉善目的老夫人的臉。
“她……這個苗夫人,今年是不是已經五十多歲了?”
沈父颔了颔首,“你見過?”